月夜忆舍弟
[唐] 杜甫
戍鼓断人行,秋边一雁声。
露从今夜白,月是故乡明。
有弟皆分散,无家问死生。
寄书长不避,况乃未休兵。
露从今夜白,月是故乡明。
有弟皆分散,无家问死生。
寄书长不避,况乃未休兵。
【注解】:
1、戌鼓:戌楼上的更鼓。
2、边秋:一作“秋边”,秋天的边境。
3、长:一直,老是。
【韵译】:
戌楼响过更鼓,路上断了行人形影,
秋天的边境,传来孤雁悲切的鸣声。
今日正是白露,忽然想起远方兄弟,
望月怀思,觉得故乡月儿更圆更明。
可怜有兄弟,却各自东西海角天涯,
有家若无,是死是生我何处去打听?
平时寄去书信,常常总是无法到达,
更何况烽火连天,叛乱还没有治平。
【评析】:
??诗作于乾元二年(759),这时安史之乱尚未治平,作教师于战乱中,颠沛流
离,历尽国难家忧,心中满腔悲愤。望秋月而思念手足兄弟,寄托萦怀家国之情。全
诗层次井然,首尾照应,结构严密,环环相扣,句句转承,一气呵成。“露从今夜
白,月是故乡明”句,可见造句,的神奇矫健。
--引自"超纯斋诗词"bookbest.163.net 翻译、评析:刘建勋
【简析】:
在思乡人的眼里,故乡的月色格外明亮;兄弟们因离乱也久已没有得到他们的音讯,连想要写卦信去都没办法,怀念之情一层一层递进。
这首诗是乾元二年(759)秋杜甫在秦州所作。这年九月,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,攻陷汴州,西进洛阳,山东、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。当时,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,由于战事阻隔,音信不通,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。《月夜忆舍弟》即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。在古典诗歌中,思亲怀友是常见的题材,这类作品要力避平庸,不落俗套,单凭作者生活体验是不够的,还必须在表现手法上匠心独运。杜甫正是在对这类常见题材的处理中,显出了他的大家本色。
诗一起即突兀不平。题目是“月夜”,作者却不从月夜写起,而是首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:“戍鼓断人行,边秋一雁声。”路断行人,写出所见;戍鼓雁声,写出所闻。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景象。沉重单调的更鼓和天边孤雁的叫声不仅没有带来一丝活气,反而使本来就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加冷落沉寂。“断人行”点明社会环境,说明战事频仍、激烈,道路为之阻隔。两句诗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,这就是“月夜”的背景。
颔联点题。“露从今夜白”,既写景,也点明时令。那是在白露节的夜晚,清露盈盈,令人顿生寒意。“月是故乡明”,也是写景,却与上句略有不同。作者所写的不完全是客观实景,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。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,本无差别,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;明明是自己的心理幻觉,偏要说得那么肯定,不容置疑。然而,这种以幻作真的手法却并不使人觉得于情理不合,这是因为它极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,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。这两句在炼句上也很见工力,它要说的不过是“今夜露白”,“故乡月明”,只是将词序这么一换,语气便分外矫健有力。所以王得臣说:“子美善于用事及常语,多离析或倒句,则语健而体峻,意亦深稳。”(《麈史》)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杜甫化平板为神奇的本领。
以上四句信手挥写,若不经意,看似与忆弟无关,其实不然。不仅望月怀乡写出“忆”,就是闻戍鼓,听雁声,见寒露,也无不使作者感物伤怀,引起思念之情。实乃字字忆弟,句句有情。
诗由望月转入抒情,过渡十分自然。月光常会引人遐想,更容易勾起思乡之念。诗人今遭逢离乱,又在这清冷的月夜,自然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。在他的绵绵愁思中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不安,语气也分外沉痛。“有弟皆分散,无家问死生”,上句说弟兄离散,天各一方;下句说家已不存,生死难卜,写得伤心折肠,令人不忍卒读。这两句诗也概括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遇。
“寄书长不达,况乃未休兵”,紧承五、六两句进一步抒发内心的忧虑之情。亲人们四处流散,平时寄书尚且常常不达,更何况战事频仍,生死茫茫当更难逆料。含蓄蕴藉,一结无限深情。读了这首诗,我们便不难明白杜甫为什么能够写出“烽火连三月,家书抵万金”(《春望》)那样凝炼警策的诗句来。深刻的生活体验是艺术创作最深厚的源泉。
全诗层次井然,首尾照应,承转圆熟,结构严谨。“未休兵”则“断人行”,望月则“忆舍弟”,“无家”则“寄书不达”,人“分散”则“死生”不明,一句一转,一气呵成。
在安史之乱中,杜甫颠沛流离,备尝艰辛,既怀家愁,又忧国难,真是感慨万端。稍一触动,千头万绪便一齐从笔底流出,所以把常见的怀乡思亲的题材写得如此凄楚哀感,沉郁顿挫。
(张明非)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鹤注】诗云“戍鼓断人行,边秋一雁声”,当是乾元二年秦州作。是年九月,史思明陷东京及齐、汝、郑、滑四州,宜戍鼓之未休。二弟,一在许,一在齐,皆在河南,故忆之。
戍鼓断人行①,边秋一雁声②。露从今夜白③,月是故乡明④。有弟皆分散⑤,无家问死生⑥。寄书长不达⑦,况乃未休兵⑧。
(上四月夜之景,下四忆弟之情。故乡句,对月思家,乃上下关纽。《杜臆》:闻雁声而思弟,乃感物伤心。今夜白,又逢白露节候也。故乡明,犹是故乡月色也。公携家至秦,而云无家者,弟兄离散,东都无家也。【周注】伤心折肠之语,令人读不能终篇。)
①庾信诗:“戍楼鸣夕鼓。”刘孝绰诗:“隔山闻戍鼓。”《汉书》:赤眉烧长安宫室,城中无人行。②张正见诗:“对月想边秋。”又:“终无一雁带书飞。”③《月令》:“仲秋之月白露降。”薛道衡诗:“今夜寒车出。”④苏武诗:“故乡梦中近。”⑤《左传》:“寡人有弟,不能和协,而使餬其口于四方。”陶潜诗:“分散逐风转。”⑥《诗》:“乐子之无家。”又:“死生契阔。”⑦魏文帝诗:“寄书浮云往不还。”陆机诗:“音书长不达。”⑧《史记》:莫如按甲休兵。王彦辅曰:子美善用故事及常语,多颠倒用之,语峻而体健,如“露从今夜白,月是故乡明”之类是也。
-----------仇兆鳌 《杜诗详注》-----------
1、戌鼓:戌楼上的更鼓。
2、边秋:一作“秋边”,秋天的边境。
3、长:一直,老是。
【韵译】:
戌楼响过更鼓,路上断了行人形影,
秋天的边境,传来孤雁悲切的鸣声。
今日正是白露,忽然想起远方兄弟,
望月怀思,觉得故乡月儿更圆更明。
可怜有兄弟,却各自东西海角天涯,
有家若无,是死是生我何处去打听?
平时寄去书信,常常总是无法到达,
更何况烽火连天,叛乱还没有治平。
【评析】:
??诗作于乾元二年(759),这时安史之乱尚未治平,作教师于战乱中,颠沛流
离,历尽国难家忧,心中满腔悲愤。望秋月而思念手足兄弟,寄托萦怀家国之情。全
诗层次井然,首尾照应,结构严密,环环相扣,句句转承,一气呵成。“露从今夜
白,月是故乡明”句,可见造句,的神奇矫健。
--引自"超纯斋诗词"bookbest.163.net 翻译、评析:刘建勋
【简析】:
在思乡人的眼里,故乡的月色格外明亮;兄弟们因离乱也久已没有得到他们的音讯,连想要写卦信去都没办法,怀念之情一层一层递进。
这首诗是乾元二年(759)秋杜甫在秦州所作。这年九月,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,攻陷汴州,西进洛阳,山东、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。当时,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,由于战事阻隔,音信不通,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。《月夜忆舍弟》即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。在古典诗歌中,思亲怀友是常见的题材,这类作品要力避平庸,不落俗套,单凭作者生活体验是不够的,还必须在表现手法上匠心独运。杜甫正是在对这类常见题材的处理中,显出了他的大家本色。
诗一起即突兀不平。题目是“月夜”,作者却不从月夜写起,而是首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:“戍鼓断人行,边秋一雁声。”路断行人,写出所见;戍鼓雁声,写出所闻。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景象。沉重单调的更鼓和天边孤雁的叫声不仅没有带来一丝活气,反而使本来就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加冷落沉寂。“断人行”点明社会环境,说明战事频仍、激烈,道路为之阻隔。两句诗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,这就是“月夜”的背景。
颔联点题。“露从今夜白”,既写景,也点明时令。那是在白露节的夜晚,清露盈盈,令人顿生寒意。“月是故乡明”,也是写景,却与上句略有不同。作者所写的不完全是客观实景,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。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,本无差别,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;明明是自己的心理幻觉,偏要说得那么肯定,不容置疑。然而,这种以幻作真的手法却并不使人觉得于情理不合,这是因为它极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,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。这两句在炼句上也很见工力,它要说的不过是“今夜露白”,“故乡月明”,只是将词序这么一换,语气便分外矫健有力。所以王得臣说:“子美善于用事及常语,多离析或倒句,则语健而体峻,意亦深稳。”(《麈史》)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杜甫化平板为神奇的本领。
以上四句信手挥写,若不经意,看似与忆弟无关,其实不然。不仅望月怀乡写出“忆”,就是闻戍鼓,听雁声,见寒露,也无不使作者感物伤怀,引起思念之情。实乃字字忆弟,句句有情。
诗由望月转入抒情,过渡十分自然。月光常会引人遐想,更容易勾起思乡之念。诗人今遭逢离乱,又在这清冷的月夜,自然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。在他的绵绵愁思中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不安,语气也分外沉痛。“有弟皆分散,无家问死生”,上句说弟兄离散,天各一方;下句说家已不存,生死难卜,写得伤心折肠,令人不忍卒读。这两句诗也概括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遇。
“寄书长不达,况乃未休兵”,紧承五、六两句进一步抒发内心的忧虑之情。亲人们四处流散,平时寄书尚且常常不达,更何况战事频仍,生死茫茫当更难逆料。含蓄蕴藉,一结无限深情。读了这首诗,我们便不难明白杜甫为什么能够写出“烽火连三月,家书抵万金”(《春望》)那样凝炼警策的诗句来。深刻的生活体验是艺术创作最深厚的源泉。
全诗层次井然,首尾照应,承转圆熟,结构严谨。“未休兵”则“断人行”,望月则“忆舍弟”,“无家”则“寄书不达”,人“分散”则“死生”不明,一句一转,一气呵成。
在安史之乱中,杜甫颠沛流离,备尝艰辛,既怀家愁,又忧国难,真是感慨万端。稍一触动,千头万绪便一齐从笔底流出,所以把常见的怀乡思亲的题材写得如此凄楚哀感,沉郁顿挫。
(张明非)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鹤注】诗云“戍鼓断人行,边秋一雁声”,当是乾元二年秦州作。是年九月,史思明陷东京及齐、汝、郑、滑四州,宜戍鼓之未休。二弟,一在许,一在齐,皆在河南,故忆之。
戍鼓断人行①,边秋一雁声②。露从今夜白③,月是故乡明④。有弟皆分散⑤,无家问死生⑥。寄书长不达⑦,况乃未休兵⑧。
(上四月夜之景,下四忆弟之情。故乡句,对月思家,乃上下关纽。《杜臆》:闻雁声而思弟,乃感物伤心。今夜白,又逢白露节候也。故乡明,犹是故乡月色也。公携家至秦,而云无家者,弟兄离散,东都无家也。【周注】伤心折肠之语,令人读不能终篇。)
①庾信诗:“戍楼鸣夕鼓。”刘孝绰诗:“隔山闻戍鼓。”《汉书》:赤眉烧长安宫室,城中无人行。②张正见诗:“对月想边秋。”又:“终无一雁带书飞。”③《月令》:“仲秋之月白露降。”薛道衡诗:“今夜寒车出。”④苏武诗:“故乡梦中近。”⑤《左传》:“寡人有弟,不能和协,而使餬其口于四方。”陶潜诗:“分散逐风转。”⑥《诗》:“乐子之无家。”又:“死生契阔。”⑦魏文帝诗:“寄书浮云往不还。”陆机诗:“音书长不达。”⑧《史记》:莫如按甲休兵。王彦辅曰:子美善用故事及常语,多颠倒用之,语峻而体健,如“露从今夜白,月是故乡明”之类是也。
-----------仇兆鳌 《杜诗详注》-----------
杜甫
杜甫(712年—770年),字子美,汉族,本襄阳人,后徙河南巩县。自号少陵野老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与李白合称“李杜”。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,杜甫也常被称为“老杜”。
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,被后人称为“诗圣”,他的诗被称为“诗史”。后世称其杜拾遗、杜工部,也称他杜少陵、杜草堂。
杜甫创作了《春望》《北征》《三吏》《三别》等名作。乾元二年(759年)杜甫弃官入川,虽然躲避了战乱,生活相对安定,但仍然心系苍生,胸怀国事。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,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,从其名作《饮中八仙歌》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。
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,他有“致君尧舜上,再使风俗淳”的宏伟抱负。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,但后来声名远播,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,大多集于《杜工部集》。
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,被后人称为“诗圣”,他的诗被称为“诗史”。后世称其杜拾遗、杜工部,也称他杜少陵、杜草堂。
杜甫创作了《春望》《北征》《三吏》《三别》等名作。乾元二年(759年)杜甫弃官入川,虽然躲避了战乱,生活相对安定,但仍然心系苍生,胸怀国事。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,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,从其名作《饮中八仙歌》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。
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,他有“致君尧舜上,再使风俗淳”的宏伟抱负。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,但后来声名远播,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,大多集于《杜工部集》。
相关作者
[南北朝] 薛道衡
薛道衡(540~609年),字玄卿,河东汾阴(今山西万荣县)人。隋朝大臣,著名诗人。
六岁而孤,专...
[汉] 苏武
苏武(前140年—前60年),字子卿,汉族,杜陵(今陕西西安)人,代郡太守苏建之子。西汉大臣。
武...
[魏晋] 陆机
陆机(261年-303年),字士衡,吴郡吴县(今江苏苏州)人。西晋著名文学家、书法家。出身吴郡陆氏,...
[南北朝] 庾信
庾(yǔ)信(513年—581年),字子山,小字兰成。南阳新野(今河南新野)人,南北朝时期文学家、诗...
[唐] 史思明
史思明(703年—761年),初名崒干,宁夷州突厥人,居营州柳城,其貌不扬,懂六蕃语。与安禄山为同乡...
[南北朝] 张正见
张正见,(?——约575年)字见赜,清河东武城人。生年不详,卒于陈宣帝太建中。年四十九岁,代表作有《...
[宋] 盈盈
相关诗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