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明小史
取消

第十五回

  却说贾子献兄弟三人,因为接到姚老夫子的信,约他三人新年正月同逛上海,直把他们三个人喜的了不得。谁知等到向老太太跟前请示,老太太执定不许,当时兄弟三个,也就无可如何,只得闷闷走回书房,静候过了年再作计较。正是光阴似水,日月如梭,转眼间早过了新年初五。兄弟三人,又接到姚老夫子的信,问他们几时动身。兄弟三人遂在书房中私相计议。

  当下贾子猷先开言道:“我们天天住在乡间,犹如坐井观天一样,外边的事情,一些儿不能知道。幸亏从了这位姚老夫子,教导我们看看新书,看看新闻纸,已经增长不少的见识。但是一件,耳闻不如目见,耳闻是假,目见始真。如今好容易有了这个机会,有姚老夫子带着同到上海,可以大大的见个什面,偏偏又碰着这位老太太,不准我们前去,真正要闷死我了。”

  贾平泉道:“老太太不准我们去,我们偷着去,造封假信,说是明年正月学台按临苏州,我们借考为名,瞒了他老人家,到上海去玩上一二十天。而且考有考费,可以开支公中的钱。如此办法,连着盘川都有了,岂不一举两得?”贾葛民道:“法子好虽好,去年院考有姓孟的一块儿同去,所以老太太放心,如今姓孟的辞了馆了,只有我们三个人,老太太一定不放心,一定还要派别人押送我们到苏州。同去同来,一天到晚有人监守,仍旧不能随我的便。而且学院按临,别人家也要动身去赶考,如今只有我们三个动身,别的亲戚里头,并没有一个去的,这个谎终究要穿的。我看此计万万不妥。”贾子猷想来想去,一无他法,忽然发狠道:“两只脚生在我的腿上,我要走就走,我要住就住,我又不是三岁的小孩子,谁能来管我?老太太既然不准,我想再去请示也属无益,我们偷偷的,明天叫了船,就此起身。横竖我们这趟出门,乃是为着增长见识,于学问有益的事,又不是荒唐。等到回来见了老太太,拚着被他老人家骂一场,还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。不过出这一趟门,三个人买买东西,连着盘川,至少也得几百块钱,少了不够使的,这笔钱倒要筹算筹算。我们自己那里来的这注钱呢?”贾平泉道:“这个银钱之事,依我之见,倒可不必愁他。我想老人家死了下来,留下这许多家私,原是培植我们兄弟三个的。到如今我们有这样的正用,料想管帐的也不好意思将钱扣住,不给我们使用。只要权时把老太太瞒住,省得说话,等到我们动身之后,再给他老人家晓得。将来回来报得出帐,不是赌掉嫖掉的,尽可以摊出来给大家看的。”贾葛民道:“你们的话,说来说去,据我看来,直截没有一句话中肯的。现在的时势,非大大的改变改变不可。就以考试而论,譬如朝廷,本来是考诗赋的,何以如今忽然改了时务策论?可见现在的事,大而一国,小而一家,只要有好法子,都可以改的。不是我说句不中听的话,倘若我做了大哥,立刻就领个头,同着两个兄弟,也不必再请老太太的示,自己硬行作主,跳上船,且到上海走一趟,谁能来管得我们?”一句话说完,贾子猷跳起来道:“我何尝不是如此想?只要我们三个人一齐打定了主意,还有什么事做不到?现在只要凑好了盘川,骂那个不起身的。”贾平泉道:“钱财原是供我用的,我用我们姓贾的钱,只要不是抢人家的,我都好用,谁能来禁住我用?”贾葛民道:“二哥的话虽然不错,但是据我之见,譬如要做一事,自己的钱不够使用,人家有钱,亦不妨借来用用,只要于我们的事有济,将来有得还人家就是了。”贾大、贾二齐说有理,当下一鼓作气,立时就叫伺候书房的一个小厮,前去替他们唤船,又去同管帐的商量,要在公帐里移挪几百块钱使用。管帐的不敢擅作主张,又不敢得罪小东家,忙问是何正用?乡下用度小,就是有钱,也没有家里横着几百块,可以拿着走的。意思要去替他们禀告老太太。兄弟三个,又一定不准,管帐的格外疑心。兄弟三个见没有钱,也无法想,只得另作计较。那个叫船的小厮,毕竟年轻,听说小主人要逛上海,并且带着他去,便把他兴头的了不得。乡下财主,船只是家家有的,只要把撑船的招呼齐了,立时立刻就好动身。后来兄弟三人,见账房里没钱,终究有点怕老太太,不敢声张,于是私下把各人的积蓄拿了出来,凑了凑,权且动身,到了苏州,会见了姚老夫子,再托他想法。

  霎时间诸事齐备,等到晚上老太太安寝之后,神不知,鬼不觉,三个人带了小厮,轻轻的开了后门,跳上了船。齐巧这夜正是顺风,撑船的抽去跳板,撑了几篙子,便扯起篷来。兄弟三个在舱里谈了一回,各自安睡,耳旁边只听得呼呼的风响,汨汨的水响,不知不觉,尽入黑酣。等到天明,已归入大河,走了好几十里。”听船上人说,约摸午饭边,就可以到苏州了。

  兄弟三人,一听这话,非常之喜,顿时披衣起身,一个个赶到船头上玩耍。带来的那个小厮,见主人俱已站在船头,也只得一骨碌爬起,铺牀迭被,打洗脸水,然后三人回舱盥洗。等到诸事停当,齐巧到了一个镇市。船家拨船上岸买菜,兄弟三人也就跟着上岸玩耍。走到一条街上栅栏门口,只见一个外国人头上戴着外国帽子,身上穿着外国衣服,背后跟着一个人,手里拿着一大捆书,这个外国人却一本一本的取了过来,送给走路的看,嘴里还打着中国话说道:“先生!我这个书是好的。你们把这书带了回去念念,大家都要发财的。”正说话间,贾家兄弟三人走过,那个外国人,因见他三人文文雅雅,像是读书一流,便改了话说道:“三位先生!把我这书带回去念了,将来一定中状元的。”三人初出茅庐,于世路上一切事情,都是见所未见,听了这个,甚是希奇。但是听了他的口彩,心上也就高兴,一齐伸手接了过来。等到街上玩耍回船,取出书来一看,原来是几本劝人为善的书。看过之后,也有懂的,也有不懂的,遂亦搁在一旁。

  一霎船户买完了菜,依旧拉起布篷,一帆风顺,果然甫交午刻,便已到了苏州。三人匆匆吃完了饭,弃舟登陆,连年小考,苏州是来过的,于一切路径,尚不十二分生疏。晓得这位姚老夫子住在宋仙洲巷,三人贪看街上的景致,从城外走到城里,却也不觉其苦。一问问到姚老夫子的门前,便是小厮拿了三副受业帖子,并代看门的老头儿投了进去,兄弟三个也就跟了进来。其时姚老夫子正是新年解馆,同了儿子在那里吃年下祭祖先剩下来的菜,一见名帖,知是去年新收吴江县的三个高徒,连忙三口饭并两口吃完,尚未放下筷子,三个人已走进客堂里。初次见面,照例行礼,姚老夫子一旁还礼不迭。师生见礼之后,姚老夫子又叫儿子过来,拜见三位世兄,当下-一见过。姚老夫子便让三位坐下谈天,看门的老头儿把吃剩的菜饭收了进去。停了一刻,又取出三个茶盅,倒了三碗茶送了上来。

  姚老夫子一面让三位吃着茶,一面寒暄了几句,慢慢的讲到学问。三位高徒颇能领悟,姚老夫子非常之喜,当下要留他三个搬到城里盘桓几天,然一同起身再往上海。三个人恐怕守着先生,诸多不便,极力相辞,情愿在船上守候。他三人到苏州的这一天,是正月初九,姚老夫子因他们住在船上等候,不便过于耽搁,途与家里人商量,初十叫儿子出城,约了三位世兄进城玩耍一天,在元妙观吃了一碗茶,又在附近小馆子里要了几样菜,吃了一块三角洋钱,在他三个已经觉得吃的很舒服了。

  是日玩了一天,傍晚出城。姚老夫子是择定十一日,坐小火轮上上海,头一天便同三位高徒说知,约他们在城外会齐。到了这日饭后,父子两个出城,看门老头子,挑着铺盖网篮跟在后面,一走走到大东公司码头,在茶馆里会见了贾家三个。吃了一开茶,当由姚老夫子到局里写了五张客舱票,一张烟篷票,又到岸上买了一角钱的酱鸭,一角钱的酱肉,并此茶食、洋烛之类,一拿拿到茶馆里,等把行李上了公司船,然后打发看门老头儿回去。贾家三兄弟,亦吩咐自己的来船在苏州等候。诸事安排停当,计时已有四点多钟了。小火轮上呜都都放了三口气,掌船的把公司船撑到轮船边,把绳索一切札缚停当,然后又放一声气,小火轮鼓动机器,便见一溜烟乘风破浪去了。兄弟三人身到此时,不禁手舞足蹈,乐得不可收拾。不多时,船到洋关码头,便见一个洋人,一只手拿着一本外国簿子,一只手夹着一枝铅笔,带领了几个扦子手走上船来,点验客人的行李。看见有形迹可疑的,以及箱笼斤两重大的,都要叫本人打开给他查验;倘或本人慢了些,洋人就替他动手,有绳子捆好的,都拿刀子替他割断。看了半天,并无什么违禁之物,洋人送带了扦子手,爬过船头,又到后面船上查验去了。这边船上的人齐说:“洋关上查验的实在顶真!”那个被洋人拿刀子割断箱子上绳子的主儿,却不住的在那里说外国人不好。姚老夫子看了叹道:“国家不裁厘捐,这些弊病总不能除的!”旁边一个人说道:“从前说中国厘捐局留难客商,客商见了都要头疼,然而碰着人家家眷船,拿张片子上去讨情,亦就立刻放行,没有什么啰嗦。如今改用了外国人,不管你官家眷属,女人孩子,他一定一个个要查,一处处要看,真正是铁面无私。更有一般跟随他的,仍旧是中国人,狐假虎威,造言生事,等到把话说明,行李对象已被他翻的不成样儿了。即如刚才那个朋友,听说到了上海,要搭大轮船到天津,到了天津,还要起早坐车到山西去,所以把个箱子用绳子结结实实的捆好。岂知才离码头,已被洋人打开,你说叫那人恨不恨呢?”贾氏三兄弟听了此言,方晓得出门人之苦,原来如此。

  贾子猷近来看新闻纸,格外留心,晓得国家因库款空虚,赔款难以筹付,有人建议想问外国人再借上几知万两银子的洋债,即以中国厘金作抵。倘若因此一齐改归洋人之手,彼时查验起中国人来,料想也不会放松一步。从此棘地荆天,无路可走!想那古人李太白做的诗,有什么《行路难》一首,现在却适逢其会了。正想着,船上已开出饭来,每人跟前只有一碗素菜。姚老夫子便取出在苏州临走时买的酱鸭、酱肉,请三位高徒吃饭。此时贾家带来的小厮,听见开饭,也从烟篷上爬下来,伺候三个小主人。一霎时开过了饭,众人打铺,各自归寝。客舱之中,黑压压虽有上百的人,除却几个吃鸦片烟的,尚是对灯呼吸,或与旁铺的人高谈阔论,其余的却早已一梦蓬蓬,鼾声雷动。姚氏父子,贾家兄弟,到了此时,亦只有各自安寝。

  不上一刻,姚家父子二人,都已睡着。贾家兄弟三个,虽然生长乡间,却一直是娇生惯养,生平何尝吃过这种苦?如今的罪孽,乃是自己所找,也怪不得别人,但是睡在架子牀上,翻来覆去,总睡不稳。侧耳一听,但听风声、水声、船上客人说话声、船头水手吆喝声,闹个不了。过了一会,又远远的听见呜呜放气的声,便有人说上海的小轮船下来了。贾平泉、贾葛民毕竟年轻,都抢着起来,开出门去探望。岂知外面北风甚大,冷不可言,依旧缩了进来,正说话间,那船已擦肩而过。此处河面虽宽,早激得波涛汹涌,幸亏本船走得甚快,尚不觉得颠播。新春夜长,好容易熬到天亮,合船的人,已有大半起身,洗脸的洗脸,打铺盖的打铺盖。贾子猷看了看,只有昨夜几个吃鸦片烟的,兀自蒙被而卧。此时姚家父子,亦都睡醒起来漱洗,又从网篮里取出昨天买的茶食,请大众用过,然后收拾行李,预备到码头上岸。贾葛民年纪最小,抢着问人,到上海还有多少里路?一个人同他说道:“前面大王庙,已到了新闸,再过一道桥,便是垃圾桥,离着码头就是不远了。”毕竟小轮行走甚速,转眼间过了两三顶桥,就有许多小划子傍拢了大船,走上二三十个人,手里拿着红纸刻的招纸,有的喊长春栈,有的喊全安栈,前来兜搅生意。姚老夫子是出过门的人,嘱咐大家不要理他。末后有一个老接客的,手里拿着一张春申福的招纸,姚老夫子认得他,就把行李点给了他,一准搬到他客栈里去住。此时公司船已顶码头,那个接客的便去喊了几部小车子,叫小车子上的人上船来搬行李。贾家兄弟还要叫人跟好了他,那个老接客的道:“几位老板尽管坐了车上岸,把东西交代与我,那是一丝一毫不会少的。”姚老夫子也嘱咐他们不要过问,主仆六人,随即一同上岸,叫了六部东洋车,一路往三马路春申福栈房而来。

  要知端的,且听下回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