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十二 北直三
◇保定府东至河间府静海县三百五十里,东南至河间府二百十里,西南至真定府定州百五十里,西北至山西蔚州二百八十里,北至保安州二百六十里。自府治至京师三百三十里,至南京二千四百五十里。
《禹贡》冀州地。战国时属赵。秦为上谷、巨鹿二郡地。汉为涿郡及中山国地,后汉因之。晋属范阳、高阳、博陵、中山等郡国。后魏亦为中山、范阳等郡地。隋属上谷、博陵、河间三郡。唐属易、定、瀛、莫等州。五代唐置奉化军。天成三年,升为泰州。宋建隆初,置保塞军。太平兴国六年,改为保州政和初,赐名清苑郡。金仍曰保州。天会七年,置顺天军,初属河北东路,后改属中都路。蒙古改州为顺天路。至元十二年,又改为保定路。明初为保定府,属北平布政司。永乐十八年,直隶京师。领州三,县十七。今仍曰保定府。
府重山西峙,群川东汇。宣府、大同为之屏障,倒马、紫荆为之阻隘。联络表里,翊卫京师,诚重地也。在昔河朔有难,保定恒先受之。自唐天宝之季,迄宋靖康之年,清苑左右,大抵皆战场矣宋置保塞军,为备边要地。时易州既没于契丹,军城以西,塘水差少,于是广植林木,以限寇骑奔冲。盖府境自西而北而东,虽多层峦列嶂,而步骑易于突入,自东而南,地尤坦平,滱、易诸川塘泺之利,皆在安州以东,故宋人保塞之备,比诸边为尤切。蒙古取幽燕日,劲卒捣居庸,北拊其背,大军出紫荆,南扼其吭。郡于两关,若左右臂。然东西互发,如风如雨,两路之兵,可使形格势禁,自为解也。明建文三年,燕王举南下,盛庸拒之于德州,檄大同守将房昭入紫荆,略保定州县。燕王在大名,闻之曰:保定股肱郡,脱有不虞,即北平危矣。遂旋师击却之。土木之变,于忠肃于保定、涞水诸城,皆增设重兵,京师得以保固。《边防考》:府居三关之中谓居庸、紫荆、倒马内三关也,形势适均,缓急可赖。国家特设重臣驻守,平时练将训兵,肃清畿甸。一旦有警,则禁旅不惊,折冲立奏。诚三辅之长城,两边之内险也谓宣、大两边。《边略》:今自居庸至倒马关南狼牙口,边墙有内外两重,皆与宣府、大同接界。而居庸属蓟镇,倒马属真定,其文武大臣,则俱驻保定,谓之真保镇。
清苑县附郭。本汉樊舆县地,属涿郡。后汉废。后魏太和中复置,改扶舆县。寻析置永宁县治此,属高阳郡。北齐以乐乡县省入,因改县曰乐乡。隋开皇十八年,又改曰清苑,属瀛州。唐初属蒲州。贞观初,属瀛州。景云三年,改属莫州。后唐置奉化军,寻为泰州治。宋改为保塞县,保州治焉。金大定十六年,复曰清苑县。元因之。今编户十四里。
○清苑废县在府东北七十里。后魏主宏太和初,分新城置清苑县治此,以境内有清苑河而名。高齐省入乐乡。隋因改乐乡为清苑。唐建中四年,李晟与易定兵围朱滔将郑景济于清苑,累月不下。朱滔自魏州北驰救,晟败保易州,即今县也。《城邑考》:郡城,金元时故址。明建文四年,燕将孟善修筑。弘治五年重修。隆庆中,复营治,始称完固。今城周十二里有奇。
樊舆城府东南三十里。汉置县于此,武帝封中山靖王子为侯邑。后汉废。魏收《志》:晋复置樊舆县,属高阳郡,兵乱复废。今《晋志》不载。或以为石赵所置。后魏太和中,改置扶舆县,仍属高阳郡。后齐省入永宁。又广望城,在府西南。汉县,属涿郡。武帝封中山靖王子忠为侯邑。亦后汉废。
乐乡城府南二十七里。本汉信都国属县。后汉省。后魏侨置于此,属高阳郡。魏收《志》:乐乡县,晋复置,魏因之。或以为亦石赵所置也。北齐省入永宁县。刘句曰:清苑县,本汉故乐乡县。《城冢记》:乐乡城在今府治西北,高齐天保七年省,寻自易州满城县界移永宁县理此。似皆误。故乐乡,今见深州。
清凉城府东南四十里。《水经注》云:汉之将梁也。武帝封中山靖王子朝平为侯邑,后讹曰清凉。《寰宇记》:后汉初,王梁驻军避暑于此,因城其地,目曰清凉。有塔在焉。○广养城,在府东九里。《城冢记》:城周五里,南有河薮,相传燕昭王筑此城以牧马。又高阳城,在府东南六十里。址周九里,相传古颛顼所筑。
壁阳城府西南二十里。或曰五代时营垒处也。石晋开运二年,符彦卿败契丹兵于壁阳,即此。又府西南四十五里,有白城。宋咸平六年,王继忠与契丹将耶律瓜奴战于康村,傍西山而北至白城,力不能支,被执。康村,见庆都县。又有积粮城,在府东,相传金人尝积粮于此。又府东南有废柏陵城,未知所始。
○朗山府西北五十里。一名狼山。《水经注》:徐水屈东北径郎山,又屈径其山南。山岭竞举,若竖鸟翅,立石崭岩,亦同剑杪。汉戾太子之子远遁斯山,因名。其东北为燕王仙台,相传燕昭王求仙处。其东为石虎冈,东汉中山简王焉之窆也。所遗石虎二,后人因以名冈。宋置狼山寨于山上。金末亦置寨于此。
松山府西北七十里,其山多松。又西北二十里,有百花屿,高数仞,广数十丈,中多花卉。宋时尝置戍于此。○清苑河府西二里。源出府西三十里鸡距泉,至此分流,绕城南北,经城东,合流入黄狗お,又东入安州界。一名沉水。《宋志》:缘边塘泺起安肃广信军南,至保州西北,蓄沉河为塘,横广三十里,纵十里,深至五尺,浅三尺,曰沉苑泊。又自保州西,合鸡距泉、尚泉,为稻田、方田,衡广十里,深五尺至三尺,曰西塘泊。今多湮废。
徐河府北十五里。出易州西五回岭,经满城县北,名大册河。出郎山下,东南流至府北,名徐河。又东入安州界,入于易水。《水经注》:徐水出北平,东径清苑县城东,而至高阳县。是也。唐武德五年,刘黑闼遣其弟十善等击唐幽州总管李艺于鼓城,既而战于徐河,十善等大败。宋太平兴国四年,契丹入寇,镇州都钤辖刘延翰帅众御之,先至徐河口。六年,八作使郝守开徐河、鸡距河,五十里入白河,以济关南之漕。咸平六年,知保州赵彬奏决鸡距泉,又分徐河水南注运渠,置水陆屯田。景德初,边臣阎承翰开漕渠,复堰徐河水入鸡距泉,以息挽舟之役。又于保州境内屯田凡百余顷。范成大曰:徐河在清苑北十里,绕流于保州威虏涧,宋每恃此以御契丹。金人谓之馈粮河。鼓城,今晋州也。
石桥河府南二十里。自满城县方顺河东流经此,入黄狗お。俗亦名梁头河,合于清苑河。又梁河,在府东三十里,自唐县唐河分流经此,又东入安州境,合于易水。○土尾河,在府东南九十里。源自蠡县唐河,分流经此,入高阳县界。《宋志》:缘边塘泺,东起顺安军西边吴淀,至保州,合齐女淀、劳淀为一水,横广三十余里,纵百五十里,深一丈三尺,或一丈。今二淀俱湮废。
一亩泉府西三十里。一名尚泉。其流与鸡距泉合,亦曰西塘泊。民多利之。○鸡距泉,亦在府西三十里。泉水喷流,状如鸡距,与一亩泉合流,由城外壕出为减水口。元张柔作新渠,凿西城以入水。水循市东行转北,别为东流,垂及东城,又折而西,双流交贯,由北水门而出,为一城之胜,即清苑河上流矣。○固城镇府北八十里。有龙泉井,其水常溢。洪武八年,置固城巡司于此,今废。○弘阳镇,在府西北。《志》云:唐初高开道复以蔚州叛,数侵易、定,尝置镇于此。又府境有统汉镇,盖金人所置。
张登店府南六十余里。道出庆都县,为往来津要,有巡司戍守。《志》云:司旧置于满城县方顺桥,嘉靖十三年始移于此。又解家庄,在县东南,道出河间。
三陵在城东,宋祖陵也。宋太祖世籍清苑,既即位,尊其四世祖曰僖祖,陵曰钦陵。曾祖曰顺祖,陵曰庆陵。祖敬曰翼祖,陵曰安陵。谓之三陵,皆置军护卫。
满城县府西北四十里。西南至完县五十里,北至易州百二十里。汉北平县地,属中山国。后魏主诩正光末,析置永乐县,又侨置乐浪郡治焉。北齐为昌黎郡治。隋初罢郡,以县属易州。唐仍为永乐县。天宝初,改为满城县。五代晋徙泰州治此。周广顺二年,泰州废,县属易州,寻又废入清苑县。金复析置满城县,属保州。蒙古初,张柔取满城,建帅府于此,寻移治清苑,以县属焉。今城周四里有奇,编户十一里。○满城故城在县北眺山下,旧县治此。唐长庆初,朱克融叛据卢龙,焚掠满城,及易州涞水、遂城。五代晋开运二年,契丹陷泰州,诸军寻攻拔之,进取满城及遂城,因以满城为泰州治。宋咸平四年,契丹入寇,自遂城进至满城而还。景德间,县废。金大定二十八年,改置县于塔院村,在今县西二里。明废为柴厂,寻移今治。《志》云:县西北五里鱼条山下有乐城,即后魏永乐县及乐浪郡治。五公城在县西。《河北记》:汉王谭之子兴,不从王莽之乱,与五子避难于此。光武封其五子为列侯,因名。唐开元中,易州刺史田琬以五回旧县东迁于五公城,即此城也。一名五大夫城。五回,见易州。
○眺山县东北三里。巍然特立,可以眺远,因名。山北有舞马、黄金二洞,容数百人。○陵山,县西南三里,山不甚高,相传古帝王陵墓,因名。元至正二年,改曰灵山。
黄土山县北十里。山顶平旷可居,石中有泉,昔人避兵于此,亦名黄土寨。又五里为玉山,山多白石如玉,所谓燕石次玉者也。下有玉山店。又北十里为环山,一名紫口山。山势环抱,状若列屏。○荆山,在县西北十五里,山势险阻。其西南有杨家陀寨,昔人据守处也。又西北有松山,上多松树,望之蔚然。
抱阳山县西南十里。山势南拱,谷内温和,有石洞七十二,大者容二三百人,小者容数十人。又有龙潭水,常不竭,在山上圣教寺中。《金志》:抱阳山,保州之名山也。
○徐河县北十里。自易州流经县界,下流入清苑县。
方顺河县南五十里。其上源即完县之祁水也。东流入县境,曰方顺河,亦曰顺水。又东入清苑县,为石桥河。《水经注》:光武追铜马五幡于北平,破之于顺水,乘胜追北,为其所败。短兵接,光武自投崖下,遇突骑王丰,下马授之,始仅免,退保范阳。即此水也。
○陉阳堡县南四十里。陉阳马驿,亦置于此。《志》云:县西南又有方顺堡,北有北铺店堡。嘉靖中,北寇内犯,因增筑城堡,守堡乡民又置墩台十二。亦设小堡,以便守望云。
安肃县府北六十里。东南至安州四十里,西北至易州九十里,北至定兴县七十里,西至满城县六十里。本易州遂城县地。五代唐置宥戎镇,周为梁门口寨。宋太平兴国六年,置静戎军,兼置静戎县隶焉。景德初,又改为安肃军,县亦曰安肃县。金天会七年,改置徐州,军号如故。废主亮天德二年,改为安肃州,亦曰徐郡军。元废县存州。明洪武六年,降州为县。《城邑考》县有二城。五代梁末,晋将李存审夹河筑二城。宋杨延朗复修之,以拒契丹,后南城圮。明景泰、隆庆中,相继增修,皆北城也。周四里有奇,编户十六里。
○遂城废县县西二十五里。战国时燕之武遂也。赵李牧伐燕,拔武遂、方城。又秦破赵将扈辄于武遂,斩首十万,即此。汉为北新城县,属中山国。后汉属涿郡。晋属高阳国。后魏曰新城县,属高阳郡。世谓之英雄城。魏主诩孝昌中,营州陷。永熙二年,置南营州于此,领昌黎、辽东、建德、营丘、乐浪五郡,皆侨郡也。北齐惟存昌黎一郡,领永乐、新昌二县。隋开皇初,废南营州。三年,并废昌黎郡。十八年,改置遂城县,属易州。唐因之。刘句曰:遂城即后魏所置新昌县也。五代时亦为遂城县。周复三关,此为沿边要地。宋开宝三年,契丹寇定州,田钦祚御之,战于满城。虏少却,乘胜至遂城。太平兴国六年,于梁门寨置静戎军,于遂城县置威虏军。时号铜梁门,铁遂城,言其险固也。咸平二年,契丹攻遂城,宋将杨延昭登陴固守。会天大寒,汲水灌城上,倏忽为冰,坚滑不可登,契丹引去。四年,契丹复入寇,大帅王显大败之于遂城。是时安肃、遂城最为虏冲。景德初,改为广信军。金主晟天会七年,改为遂州,寻又号为龙山郡。泰和四年,州废。贞二年,复故。元废县存州。明初,州废,以其地并入安肃县。《宋史》:广信军,在易州东南八十里,当五回狼山之要道,戍守特重。方城,见前固安县。
北新城废县县西南二十里。汉县盖治此。《汉志》云:燕南得涿郡之北新城。是也。《水经注》:新城在武遂南,即燕督亢地。晋隆安初,慕容宝弃中山,奔龙城,魏遣将长孙肥等追宝至范阳,不及,破其新城戍而还,即此。后魏末,侨置新昌县,以新城并入。
长城在县东北。俗以为秦将蒙恬所筑,误也。盖战国时,燕赵分界处。今有长城口。石晋开运三年,李守贞奏:大军至望都县,相次至长城,遇敌转斗,败之。即此长城。胡氏以为在固安县南。又长城旧址,亦谓之黑卢堤。宋太平兴国四年,契丹入寇,刘延翰御之于徐河,别将崔彦师潜军出黑卢堤,北缘长城口,衔枚蹑敌后。亦即此处矣。
桑丘城在县西南。《括地志》:桑丘城,俗名敬城。战国时燕之南界也。《史记》:田齐桓公午五年,袭燕,取桑丘。《魏世家》:武侯七年,齐伐燕,魏伐齐以救燕,至桑丘。又汉成帝封东平思王子顷为桑丘侯,盖邑于此。又徐城,在县南,相传周景王时,将军徐浚所筑。又敌城,在县东。相传战国时,赵将赵葱、颜聚与秦将王翦相持处。○釜山县西四十五里,以形似名。西接黑山,东临峭壁,中有谷甚宏敞。初入曰釜阳口,内为釜山村,泉甘土肥,物产鲜美。黄帝朝诸侯,合符釜山,或以为即此山也。围道山县西北四十五里。四面高爽,中为大谷,豁然平旷,道路围绕其内,因名。又西北五里,曰牟山,土阜无石,一望坦衍,土脉深厚,居人多占为田,谓之牟山村。
龙山县西五十里。俗名龙堂坡,以其盘绕深曲也。相近者为黑山,背阳面阴,土壤深黑,下有黑山村。后汉末,黑山贼张燕聚众数十万,纵横河北。《志》谓燕盖屯据于此。非也。燕本起于黎阳之黑山,此特名相类耳。又杨山,亦在县西,与龙山相接,俗传宋杨延昭藏兵于此,以御契丹。
○易水在县北。自定兴县流入境,又东入容城县界,即白沟河也。《水经注》:易水东流,屈径长城西,又东南流,过武遂县南,新城县北,俗谓是水为武遂津。晋咸康六年,慕容伐后赵,自蓟城进破武遂津。是也。津北对长城门,谓之汾门。《史记·赵世家》:孝成王十九年,赵以汾门与燕。即此。亦曰分门,又谓之梁门。《志》云:易水东分为梁门陂。五代周置梁门口寨以此。宋范成大《北使录》:自安肃军出北门十五里,至白沟河,又一百五里至涿州。
徐水县南四十里。与清苑县分界,上有徐桥。《志》云:县南二十五里有曹水,西北出曹河泽,东南流,经北新城南,入于徐水。○南昌水,在县西。《舆地记》:南昌水东流过梁门,去县西二十里,引为陂塘,以溉民田。鲍水在县西北。自易州流入境,又东南流,入容城县界。今城北有鲍河渡,即此水也。《宋会要》:咸平四年,知静戎军王能,请自姜女店东决鲍河水,北入阎台淀。又自静戎之东,引河北注三台小李村,其水溢入长城口而东,又壅使北流,东入于雄州。议者以阎台村地高,决河引水非便。议寝。五年,顺安军都监马济,请自静戎军,东引鲍河,开渠入顺安军。又自顺安军西引入威虏军,置水陆营田于渠侧,以达粮运,以隔敌骑。从之。《金志》遂城县有鲍河,下流合于易水。又县北有赵旷川,旧为戍守处。宋人所云赵旷川、长城口皆契丹出入要害。是也。○柳湾,在县北。《志》云:宋与契丹分界二十里。即此。俗名芦草湾,今湮。
○白塔店县北二十里。其地有白浮图,因名。道出定兴县。《志》云:县北十里有白沟驿,元置。明洪武六年,移于县治东。定兴县府北百二十里。西至易州六十里,北至涿州六十五里,东至新城县四十里。本范阳县地。金大定六年,始析范阳之黄村置定兴县,属涿州。元属易州。明洪武六年,改今属。城周五里有奇,编户二十一里。
○百楼城县西南二十里。相传唐太宗征辽还,驻军于此,营城以居军士。今为百楼村。○拒马河县西一里。亦谓之涞水。自涞水县流经此,与五里河、白沟河合入安肃县界。其合处有渡,曰河阳渡。《志》云:刘琨常守此,以拒石勒,因名。守处,盖在县境。
白沟河在县西。自易州流入县界,东合拒马河,即易水也。又五里河,在县西南十里,自易州白杨岭流入县界,东流入拒马河。
遒阑河县西北三十五里。自涞水县流入界,下流与易州之梁村水、白杨岭水、马跑泉水合流,而东入拒马河。一名沙河。宋雍熙三年,曹彬等败于岐沟,夜渡拒马河,南趋易州。方濒沙河而饭,闻契丹将耶律休哥追至,惊溃,死者过半,沙河为之不流。即此水也。○河阳镇县南十里。有巡司。又县治东南有宣化马驿。○固城镇,在县南四十里。《志》云宋与辽分界处,今与清苑县接境。新城县府东北百五十里。北至涿州六十里,东南至霸州百十里,东至顺天府固安县九十里。古督亢地也。汉宣帝封燕剌王子庆于新昌为侯国,属涿郡。后汉省。唐大历四年,分固安县地,置新昌县。太和六年,又析新昌地,置新城县,属涿州。后唐同光二年,契丹寇新城,即此。辽金亦曰新城县。元升为新泰州,寻复曰新城县。至元二年,改属雄州。明初因之。洪武六年,改今属。城周三里有奇,编户三十六里。
○新昌废县县东三十里。汉旧县,后废。唐复置,属涿州。李克用克幽燕,避父讳,省入新城县。《志》云:县有古城,或以为古燕城也。
○白沟河县南三十五里。自安肃容城县界流入境,亦曰拒马河。宋人与辽分界于此,亦曰界河。石晋开运二年,契丹入寇,晋兵败之于阳城,契丹逾白沟而去。盖自此逾河而北也。《邑志》县东南有王大本口堤,昔人筑此以防拒马河之泛溢。永乐十年,堤溃,寻复修塞。阳城见完县。
马村河县西北四十里。自涞水县流入境,东南流合于白沟河。《志》云:马村河本自拒马河分流,由涞水县东南境赤土社,经县之马村,因名。宋咸平五年,修堤塘,拥鲍河,开渠入顺安军及威虏军。诏莫州部署石普护静戎军,壁于马村,以张军势,即此。
南里河县东北二十里。《志》云琉璃河支流也,与顺天府良乡县接界。又县东三十里,为浑河,自顺天府固安县分流,合南里河,经雄县境,而入霸州界。
○三甲店县北三十五里,北至涿州之中道也。又高密店,在县西北三十五里。元至治中,尝游畋至此,亦名驻跸庄。○巨河镇,在县西南,旧有巡司,今废。又有汾水马驿,在县治东。
雄县府东北百二十里。西至安州六十里,东至霸州保定县八十里,南至河间府任丘县七十里,北至新城县六十五里。汉易县地,属涿郡。后汉属河间国。晋曰易城县。后魏复为易县,属高阳郡。北齐天保七年,省入郑县。唐武德五年,置归义县,兼置北义州治焉。贞观初,州县俱省。八年,复置归义县,属幽州。大历四年,改属涿州。五代晋初,没于契丹。周显德六年,收复,置雄州。宋太平兴国初,改县曰归信,而州如故。政和三年,赐郡名曰易阳。金仍曰雄州,又为永定军。元因之。明洪武初,省归信县入州。七年,改州为县。城周九里有奇,编户十七里。
○废易县在今县北三十五里。本燕故邑也。春秋鲁庄公时,燕桓侯徙于临易。即此。战国时,赵惠文王与燕、莫阝、易。莫阝与易相接也。汉因置易县。后汉建安十一年,曹操征乌桓,至易,留辎重,轻兵兼道而进。晋曰易城。唐曰归义。宝应二年,官军追史朝义,及于归义,朝义败走。宋太平兴国初,讳义改曰归信。宋白曰:唐归义县,本属涿州,周移县治瓦桥,宋改为归信县。而涿州所属之归义,乃在界河之北,仍治汉易县故城,属契丹境内。自是一县而两境分置,宋之雄州治归信,契丹之涿州领归义也。金人始以归义并入归信,仍为雄州治。明初县始废。又《括地志》曰:归义废县东南十五里,有故易城,乃汉易县治云。
易京城在县西南。《水经注》:易京城在易城西四五里,易水经其南。《尔雅》曰:绝高谓之京,并人力谓之丘。杜佑曰:归义县南十八里即易京城。后汉末,公孙瓒据幽州,有童谣云:燕南垂,赵北际,中央不合大如砺,惟有此间可避世。瓒以为易京地当之,遂徙镇易,为固堑十重,于堑里筑京,京皆高五六丈,为楼其上。中堑为京,特高十丈,自居焉。《后汉史》:瓒筑易京城,修营垒楼观临易河,通辽海,以铁为门,乃曰:兵法,百楼不攻。今吾诸营楼橹数十重,积谷三百万斛,足以待天下之变矣。及为袁绍所攻,瓒南界别营,或降或溃。绍军径至其门,为地道穿楼下,施木柱之,度足达半,便烧之,楼辄倾倒,稍至京中。瓒与子书云:袁氏之攻,状若鬼神,冲梯舞于楼上,鼓角鸣于地中。竟为绍所破。晋建兴四年,石勒以李回为高阳太守,回徙居易京。咸康四年,段辽袭后赵,幽州刺史李孟孟退保易京。其后石季龙击慕容隽,还至此,恶其险固而隳之。今旧址仅存。
亚谷城在县东。《城冢记》:汉景帝时,匈奴王卢它之降,封为亚谷侯。即此。又县西有杨关城,相传宋将杨延昭守关南时所筑。
○大雄山县治西南二里。高峙数十丈,峰顶平广。一名望山,以其标领群岫,为众望也。其左翼为小雄山,奇峰牙列,石罅甘泉出焉。五代周置雄州,盖因山为名。
○易水县南二十五里,自安州流入境。相传燕太子丹送荆轲于易水上,盖在此处。唐光化三年,朱全忠遣将张存敬寇易、定,幽州帅刘仁恭遣其子守光救定州,军于易水上,存敬袭败之。一名瓦济河。《志》云:易水至雄县南,东合白沟河,是为瓦济河。又东合清河,是为三岔口河。县西三里有黄湾河,则易水之支流也。
白沟河县北三十里,亦曰巨马河。自新城县流入境,即宋之界河也。宋宣和四年,童贯伐辽,至高阳关,遣种师道总东路兵趋白沟。既而师道次白沟,辽人击败其先锋杨可世于兰沟甸,师道退保雄州。未几,童贯复遣刘延庆等出雄州,度白沟以侵辽,至良乡为辽所败。明建文中,燕王与李景隆大战于白沟河,即此处也。宋《北使行程记》:雄州之北,界河之南,有白沟驿。雄河县南三里。自安州易水分流,径县界东流,仍合于易水。《宋会要》:沿边塘泺,东南起保定军,西北抵雄州,合百水淀、黑羊淀、小莲花淀为一水,衡广六十里,纵二十五里,或十里,其深八尺,或九尺,后废。今县南五里有闸河,相传宋杨延昭浚此运粮。又南十里为高阳河,自高阳县流入而名。又县东南五十里有清河,俱流合于易水。○瓦桥关在县南易水上。旧《志》:关在涿州南百二十里,莫州西三十里。唐大历九年,魏博帅田承嗣叛,发诸道兵讨之,卢龙留后朱滔军于瓦桥。成德帅李宝臣叛附承嗣,袭败滔。光化二年,幽州帅刘仁恭为汴将葛从周所破,自乾宁军退保瓦桥,既而汴将张存敬复攻仁恭,拔瀛、景、莫三州,下二十城,将自瓦桥趣幽州,道泞不得进,乃西攻易、定,取祁州。五代梁乾化二年,晋将周德威攻燕,遣裨将李存晖等攻瓦桥关,关及莫州皆降于晋。贞明三年,契丹据平州,晋王存勖自瓦桥运粮输蓟城,屡被契丹抄掠。后唐同光二年,契丹入寇至瓦桥,遣将屯戍。周显德六年,伐契丹,赵匡胤先至瓦桥关,契丹守将以城降,周主以其地控扼幽、蓟,建为雄州,割容城、归义二县隶焉。宋太平兴国五年,契丹主贤入寇,围瓦桥关官军,陈于水南。耶律休哥帅精骑渡水逆战,官军败绩,休哥追至莫州。宋白曰:瓦桥亦谓之瓦子济桥,在涿州南,易州东,东至益津关八十里,当九河之末,周世宗收复三关之一。沈括曰:瓦桥关素无关河为阻。仁宗时,六宅使何承矩守瓦桥,始议因陂泽之地,临水为塞。庆历中,内侍杨怀敏复踵为之。熙宁中,又开徐村、柳庄等泺,皆以徐、鲍、沙、唐等河,叫候、鸡距、五眼等泉为源,东合滹沱、易、白等水并大河,于是自保州西北沉远泺,东尽沧州泥姑海口,凡八百里,悉为渚涝。自是倚为藩篱。乾宁军,见青县芦台城。大姑寨在县东。今有大姑村。《宋志》:县境有双柳、红城、新垣、大涡、木场、张家、三桥等共八寨,皆五代周及宋时所置,为备御要地。金废。○驻驾台,在县东七里,高数丈,相传周世宗曾驻跸于此。《志》云:县城东南有城子台,平地特起,状若城垣。又县西北三十里,有凉马台,高数丈,相传燕赵分易水为界,筑二台以登陟而耀武云。
容城县府东北九十里。东南至雄县五十里,东北至新城县七十里,西至安肃县四十五里,西北至定兴县五十里,汉置容城县,属涿郡。景帝封匈奴降王徐卢于此。后汉省。晋复置容城县,属范阳国。后魏属范阳郡。北齐省。隋未改置遒县于此。唐初,属北义州。贞观初,属易州。圣历二年,契丹入寇,县固守得全,因改曰全忠。天宝初,复为容城县。五代晋入于契丹。宋初复置县于巨马河南,属雄州。金改属安肃州。元因之。明初,省入雄县。洪武十四年,复置,属保定府。今城周四里有奇,编户六里。
○容城故城在今县西北三十里,西距易州八十里。汉唐以来县盖治此。五代梁乾化初,燕刘守光侵易、定,攻容城,即此。石晋初,地入于辽,居民皆避居巨马河南,宋因置县以统之。《辽志》云:容城故城,本在雄州西南,辽侨置于涿州新城县界,仍属易州,盖以宋所置城为故城也。金初以北容城并入南容城。明景泰二年,相地筑城,复迁治于拒马河北,南去旧县十余里,即今县城也。○三台城,在县西南。《城冢记》:燕赵分易水为界,筑三台并置城于此。
○易水在县南。自安肃县流入境,复东北流,经新城县境,又东南入雄县界。亦曰白沟河,亦曰拒马河。《水经注》:易水径容城县南,又东渥水注之,其水上承二陂于容城县东南,谓之大小渥淀,南流注易水,谓之渥洞口。今渥水湮废久矣。《邑志》县自东而北有长堤,延袤五十里,以防白沟河涨溢。永乐十四年,溃决,寻修塞之。
濡水在县西。自易州流入境,亦曰北易水。《水经注》:濡水出故安县西北穷独山南谷,东流至容城县西北大利亭,又东南与易水合。《邑志》:县西南二十里有黑龙渡,易水与鲍河合流处。误以濡水为鲍水也。○雹水,在县南,即鲍水也。自安肃县流入境,又东南入新安县,为长流河。
唐县府西南百二十里。东南至祁州九十里,南至真定府定州六十里,西北至山西广昌县一百四十里。古唐邑。汉置唐县,属中山国。后汉及晋因之。后魏属中山郡。北齐省入安喜县。隋开皇十六年,复置唐县,属定州。唐因之。五代梁改为中山县。唐复故。晋又改为博陵县,汉复为唐县。宋仍属定州,金因之。元改属保定路。今城周四里有奇,编户二十二里。
○唐城即今县。相传尧为唐侯时,国于此。春秋时属北燕国,谓之阳邑。昭十二年,齐高偃帅师纳北燕伯于阳。《传》曰:纳北燕伯款于唐。是也。后为鲜虞邑。赵灭鲜虞,亦为唐邑。汉置唐县于此。晋太元九年,慕容垂将平规攻秦,幽州刺史王永屯于蓟南。故代将刘库仁遣其将公孙希救永,败规,进据唐城,即此城也。
中山城在县西北十三里峭岭上。《括地志》:中山故城,一名中人亭。春秋昭十二年,晋荀吴帅师侵鲜虞及中人。是也。《史记》:赵敬侯十一年,魏、韩、赵共灭晋,分其地,伐中山,战于中人。又赵孝成王元年,齐田单将赵师取燕中阳。孔颖达曰:即中人也。《载记》燕慕容垂都中山。王氏曰:在唐县之中山城。杜佑以为唐昌,误也。刘昭曰:中人亭在唐县西四十里。唐昌,见无极县。
左人城县西北四十里。《晋语》:赵襄子使新稚穆子攻翟,胜左人、中人。即此左人也。后魏孝昌三年,五原降户鲜于修礼等帅北镇流民反于左城。盖谓左人城。刘句曰:唐县旧治左人城。圣历初,移于今所。
王陵城在县西北三十里唐河东岸。相传汉高屯于白登,王陵将援兵屯此,因名。又有灌城,在县西四十里唐河西岸,与王陵城相对,旧传灌婴所筑。晋太和五年,秦苻坚灭燕,追慕容至灌城,即此城也。《寰宇记》县北五十里有贾复城。后汉初,贾复追击铜马五番贼,筑城于此。又有鸿郎城,在县北,相传尧子丹朱所居。○大茂山县西北百八十里,即恒岳也。北亘云、蔚,南连镇、定,为河东、河北之翰蔽。缘山有村,曰石门。《志》云:今有岳岭口巡司,在县西北百十里,即大茂山之东麓。余详见名山恒山。
唐山县北八里。一名唐岩,亦名尧山。又县东北十五里有孤山,四面平坦,不与他山相接。一名都山,亦名亘山,又谓之望都山。张晏曰:都山在望都县南,尧母庆都所居。尧山在其北。登尧山,望都山,故以望都为名,即此二山也。
灵源山县东北十五里。山溪环错,岩壑绝胜。又育山在县北十五里,与灵源相峙。○粟山,在县西北十五里,古有委粟关,盖置于山上。又东南三里,曰锣鼓山,崖壁峭险,古中山城盖在其上,其旁又有杨庄岭。
神和山县西北三十五里。旧名石河山,居民避兵于此得免,因改今名。其相接者,曰父子山、白合山、柏岩山,参差列峙,为县之险。○葛洪山,在县西北七十里,山宫观环列,岩壑颇胜。徐广曰:鸿上水出葛洪山,山与恒山相接,下有杨家峪。《志》云:县西北高尖峪,空闲窑诸处,旧尝产银,谓之银洞。明初尝采矿练银,力多利少,闭不复采。○唐河县西三十里。古呕夷水也,源出漳、源州界恒山谷中。自山西灵丘县东南流,经倒马关至县境,又东南流,经曲阳县入定州界,谓之滱水。至祁州与沙河合。《水经注》:唐水导源卢奴县西北,至唐城西北曷而为河,其水南入小沟,下注于滱水。似误。
○鸿上关县西北百十里。旧《志》作七十里。徐广曰:故关今名洪城,一名鸿山关。《水经注》:滱水东流,历鸿山关。是也。亦谓之唐关,与定州接界,盖即今之倒马关矣。《舆程记》:倒马关北十五里,为柳角安口。又北五十里,曰插箭岭,即山西广昌县界矣。
八渡关县西北五十里。关下有水,屈曲凡八渡,因以名关。《寰宇记》:汉所置关也,当山溪之险道。金时置军城镇。明初亦置军城镇巡司,为戍守要地。镇南即定州曲阳县也,今亦见曲阳县。又军城驿,在县西北九十里。洪武二年,置马驿于此,道出山西,以军城镇名。万历九年废。赤岸镇在县北。唐武德六年,高开道入寇,自易州而南,掠赤岸镇。《九域志》:镇在定州。《唐县志》云:县又有预备仓四。曰汀都,在县西八里。山羊,在县东北十里。高昌,在县东二十五里。留泉,在县南二十里。皆以村社为名。
周家堡县西北百十里,倒马关东路戍守处也。有周家镇巡司,又有中窑谷口,在倒马关西北五十里,亦为戍守要地。《舆程记》:周家堡口东至玉河安口十里,西至营沟口十五里,自周家堡西南至倒马关六十里。
庆都县府西南九十里。西至唐县三十里,东北至满城县七十里,南至定州六十里,西南至定州曲阳县七十里。汉望都县,属中山国。后汉及晋因之。后魏仍属中山郡,孝昌中改属北平郡。高齐废入北平。隋开皇六年又置,大业初又废。唐武德四年,复置望都县,属定州。宋因之。金改为庆都县。元改属真定路,寻又改属保定路。今城周四里有奇,编户八里。○望都故城县西北七里。本战国时赵邑。《史记》:秦始皇七年,将军骜死,以攻龙孤、庆都。《括地志》:定州恒阳县有白龙山,又有扶龙山,唐县东北有孤山,所谓龙孤也。庆都盖邑名。汉因置望都县于此。刘句曰:唐初分安喜、北平二县,置望都县,治安险故城。贞观八年,始移今治。五代梁龙德初,晋王存勖败契丹于新乐,契丹主阿保机自定州退保望都,晋王追败之,逐北至易州。是也。恒阳,今见定州曲阳县。安险,亦见定州。
柳宿城县东南四十五里。汉武元朔三年,封中山靖王子益为柳宿侯,邑于此,后废。今为六宿堡,音讹也。○恒岭县西二百里。《志》云:恒山在县西,与曲阳县接界。
○龙泉河在县西北。有龙泉,与县西南诸泉汇而为河,东流溉田三百余顷。《志》云:县北里许有黄、黑二泉,相去仅十余步,二色分明,与龙泉水合流,绕为城壕,隆冬不冰,相传中有温泉云。其下流亦南汇于唐河。
清水河县西南一里。流经县南,东流二里,合于龙泉河。又有灞龙河,在县西南五里,东北流七里,合于清水河。《志》云:县西三里有坚功泉,又西二里有西堤泉,又县西南有沈家泉、涌鱼泉,俱平地涌出,合于龙泉河,盖即龙泉之上源矣。
○马安关在县西。《晋·地道记》:望都县有马安关,或曰马溺关也。《中山记》:八渡、马溺是山曲要害之地,有马溺水出上曲阳县东北,东流合于滱水。《志》云:县附城有东南两关,隆庆初,增建。又有翟城马驿,在县治北。
康村在县东北。宋咸平六年,契丹寇定州之望都高阳关,将王继忠等赴救,至康村为敌所困,且战且行处也。今讹为狼村铺,道出满城县。又固店,在县西南,道出定州。博野县府南九十里。西南至祁州三十里,西至定州九十里,东南至晋州饶阳县七十里。汉蠡吾县地,属涿郡。后汉元嘉初,置博陵县。魏因之。晋改县曰博陆,为高阳国治。后魏改为博野县,属高阳郡。隋属瀛州。唐武德五年,置蠡吾州治此,八年州废。九年改置蠡州。贞观初,又废,县属瀛州。永泰中,改属深州。五代周属定州。宋雍熙四年,置宁边军。景德初,改永定军。天圣七年,又改永宁军。金改置宁州,亦曰博野郡。天德三年,又改为蠡州,治博野。元至元三年,省博野入蠡州。三十一年,复置博野县,属保定路。明洪武初,属祁州。六年,改今属。城周四里,编户二十一里。○陆成废县县南十六里。汉置陆成县,属中山国。武帝封中山靖王子贞为陆成侯,邑于此。后汉废入蠡吾县。旧《志》云:桓帝更置博陵县,盖治此。后魏博野县亦治焉,寻移今治。唐长庆初,横海帅杜叔良讨成德叛将王庭凑,大败于博野。石晋天福六年,成德帅安重荣以晋主臣契丹,耻之,遣骑掠幽州南境,军于博野。即今县也。
○唐河在县南。亦曰滱水。自祁州流经县界,又东入蠡县境。《志》云:唐河、沙河、滋河三水,俱自祁州流入县南,合为一川,谓之三岔口。东入蠡县,谓之杨村河。○博水,在县西北,自完县东南流,经县西。《寰宇记》云:博水入县境,合于滱水。又小店河,亦在县北。其西又有西庄河,俱合流达安州界,会于九河。
蟾河县东南二十五里。其西有龙塘河,流合蟾河,下流注于滹沱。
○白牛逻在县东南。昔时置戍巡警处也。北魏孝昌二年,元深蹑定州贼葛荣于交津。荣至白牛逻,掩深别将元融杀之,深遂还趋定州。交津,见晋州武强县。蠡县府南九十里。西至博野县十八里,南至晋州饶阳县七十里,东南至河间府九十里。汉置蠡吾县,属涿郡。后汉属中山国。晋属高阳国。后魏属高阳郡。北齐省入博野县。唐置蠡州。元至元初,州属真定路,废博野县。寻复置县,而移州治于此。明洪武八年,改州为县。城周八里有奇,编户二十七里。
○蠡吾城县东二里。汉县。后汉属中山,安帝封河间王开子翼为侯邑。其子志入继大统,是为桓帝,追尊蠡吾侯为孝崇皇,陵曰博陵,因析置博陵县,而蠡吾如故。
清梁城县西二十里。石赵所置城也。晋永和六年,慕容隽击后赵,至无终。赵将王午、邓恒弃蓟城,走保鲁口。隽自蓟进击之,军至清梁,邓恒将鹿勃早来袭,败去。魏收《志》蠡吾县有清凉城,即此。又南安城,在县南,亦石赵所置。晋永和七年,慕容隽遣慕容评攻王午于鲁口,至南安,斩午将郑生。是也。鲁口,见晋州饶阳县。
○杨村河县南三里,亦谓之唐河。《志》云:滋河、沙河、唐河之水,自祁州合流,经博野县而合为三岔口,入县界为杨村河,引而东。初自县东南流入河间府境,其后自兰家圈口北决,由玉田渚口入高阳县境。又有小陈河,源出庆都县界,经县东北流,入安州界。今湮。
土尾河在县东北。《志》云:唐河经县东南,分流为土尾河。又东北经清苑县及高阳县境,下流仍合于滋、沙诸河。
○石羊垒在县东。魏收《志》蠡吾县有石羊垒,盖昔人屯戍处。今堙。
完县府西七十里。西南至唐县四十里,东北至满城县五十里,北至易州百二十里。秦曲逆县地。汉为北平县地,属中山国。后汉及晋因之。后魏属中山郡。孝昌中,分置北平郡,治北平县。北齐郡废。隋属定州。唐初因之。万岁通天二年,契丹来攻不下,改为徇忠县。神龙初,复曰北平县。五代唐改为燕平县,寻复曰北平,属易州。石晋改属定州。宋因之,庆历四年,移置北平军于此,仍隶定州。金曰永平县,属中山府。贞二年,升为完州。元仍改为永平县,寻复曰完州。明洪武二年,改州为县。城周九里有奇,编户十八里。
○北平废县县东二十里。汉县治此,高祖封功臣张苍为侯邑。顺水经其地。光武击尤来、大枪诸贼于元氏,追至北平,战于顺水北,即此处也。唐长庆初,义武帅陈楚败卢龙叛将朱克融兵于望都及北平。五代时,县移今治。宋置北平寨于此。景德初,契丹寇威虏顺安军,进攻北平寨,总管田敏击走之。东侵保州,复败却。庆历二年,于北平寨置北平军。四年,即县治置军,以寨属焉。金废。
曲逆城在县东南二十里。《左传》:齐国夏伐晋,取逆。郦道元以为即曲逆也。后为赵邑。秦置县。汉七年,高祖击韩王信,自代还,过曲逆曰:壮哉县,吾行天下多矣,惟见洛阳与是耳。因封陈平为曲逆侯。十一年,陈反。将王黄军曲逆,高祖自将击之。张晏曰:濡水于城北,曲而西流,故曰曲逆。后为县,属中山国。后汉章帝巡北岳至此,丑其名,改曰蒲阴。晋亦属中山国。后魏属北平郡。北齐废入北平县。隋开皇六年,复置蒲阴县。大业初又废。
阳城县东南五十里。《续汉志》:中山蒲阴县有阳城。阳城在蒲阴东南三十里。晋隆安初,慕容宝闻拓跋攻信都,出屯深泽,遣慕容麟攻阳城,杀魏守兵。拓跋因还屯阳城,既而拓跋仪攻慕容德于邺,以军食不给,命仪去邺,徙屯巨鹿,积租阳城。石晋开运二年,契丹入寇,晋军与战于阳城,败去。《水经注》:博水出中山望都县,东径阳城,散为渚泽,世谓之阳城淀。宋景德元年,契丹犯保州,不克,进攻定州。宋兵拒之于唐河,契丹遂驻阳城淀,即此。夏屋城在县西北。《竹书纪年》:魏殷臣赵公孙裒伐燕,还取夏屋城曲逆者也。《水经注》:蒲水东北流,径夏屋故城,实中险绝。又东有贾复城,其城因河为壕,昔贾复从光武追铜马、五幡于北平所作,世俗音转讹为寡妇城。《一统志》:贾复城,在唐县北。又有尧城,在县南,相传唐尧所筑。
○林尖山县北二十里。峰巅高耸,远望皆见。又北二十里,曰柏山,平阔五百余步。周回居民甚众。昔时山多柏,因名。又北有峨山,巍峨高峻,俯视诸山,皆列其下。○白崖山,在县西北四十里,峰峦秀拔,四面多白石,因名。
马耳山县西三十里。高耸于云,有两峰并峙,状若马耳。《志》云:县境诸山,马耳为之冠。中有桃花洞及桃花泉。又大嵬山,在县西二十里,以山势嵬峨而名,五云泉水出焉。○伊祁山,亦在县西三十里,祁水出焉。伊祁,尧姓也。相传尧母所居,或以此为尧山。张晏曰:尧山与都山相去五十里,即此山云。《志》云:县西有坛山,高耸参天,其上平整,远望无际。又有油山,在县西南,屹然峭峙,石壁莹润,因名。
○祁水在县南。发源伊祁山,东流经县境,又东入满城县界,即方顺河之上源也。又五云水,出大嵬山。又县西二十里有流九水,三十里有店头水,出马耳诸山,流合五云水,共为一川,东南流合于博水。博水在县东南。《水经注》:博水出望都县东南,其流旋伏旋见,东南连三梁亭,疑即古芍梁。《竹书纪年》:燕人伐赵,围浊鹿。赵灵王及代人救浊鹿,败燕师于勺梁。今广昌岭东有山,俗名曰浊鹿,盖赵地也。博水径阳城县,散为泽渚,是为阳城淀下流,入博野县境,注于唐河。今源流多淤。
濡水在县西南。《水经注》:濡水出蒲阴县西枉渚,回湍率多曲复,亦谓之曲逆水。《志》云:今县北一里有曲逆水。,绕县东南,合于祁水。或以此即祁水之别源,非故濡水也。又有蒲水。《水经注》:蒲水出县西北蒲阳山,径蒲阴县北,下流合于濡水,又东入于博水。今故道多湮。○龙池,在县北四十里,旧有灌溉之利,今湮。
○安阳关在县西北。《晋·地道记》:蒲阴有安阳关,安阳都尉治焉。《水经注》:蒲水南径安阳亭,即安阳关也。
水谷寨在县西北。宋嘉定十三年,金人以蒙古侵掠,分命易水公靖安民戍守水谷、灌谷、东安等寨。或曰:其地皆近县境,今县西北有水谷等口。○鹰捕岭口,在县西北五十里,东北去水谷口二十里,又西南去五虎岭口二十里。又西十里曰银山口。《志》云:自水谷口至唐县之周家堡口,凡一十三关口。
白团卫村在故阳城南四十里。石晋开运二年,败契丹于阳城。师还至白团卫村,契丹复至,遂大战于此,契丹败却,晋兵逐北二十余里。契丹散卒至阳城东南水上,稍复布列,晋人前击,皆渡水遁去。晋师还保定州。旧史作白檀卫村。
附见:
大宁都司在府治西,明洪武二十年,建北平行都司于大宁。建文三年,燕王迁置于此。永乐初,又改为大宁都司,领营州、兴州等卫十一,宽河所一。卫、所散建于顺天、永平府境内。○保定左卫,在都司治西,永乐中建。又有中、前、后及右卫,俱置于府城内。
祁州府南百二十里。东至河间府百七十里,南至真定府晋州百里,西至真定府定州百二十里。
春秋时晋地,战国时赵地。秦属巨鹿郡。两汉属中山国。晋属博陵郡。后魏因之。隋属定州。大业初,属博陵郡。唐仍属定州。景福二年,始置祁州易定节度使王处存奏置,治无极县。五代因之。宋仍为祁州景德初,移治蒲阴县,赐郡名曰蒲阴。金属真定路。元改属保定路。明仍曰祁州,以州治蒲阴县省入编户一十四里,领县二。今仍曰祁州。
州川原平衍,水陆四通,右翼中山,左达瀛海,前临晋冀,背负幽燕。使防维不修,藩篱既决,震渔阳之鼙鼓,斗河北之戈矛,东西云扰,寇来无方。州之地势,固战场也。唐之末造,既已当其弊矣。联指臂之形,豫折冲之略,地无险易,备无缓急,近息滹沱之沸腾,远销太行之斥堠。司其任者,庶加之意哉!
○蒲阴废县今州治。汉安国县地,属中山国。后汉因之。晋属博陵郡。后魏因之。北齐废。隋开皇七年,改置义丰县,属定州。唐因之。《旧唐志》:义丰县,隋自皇阝城移于郑德堡,置今县,仍改名义丰。万岁通天二年,以拒契丹,改名立节。神龙中复曰义丰。皇阝当作渟。建中三年,张孝忠以易州兵,与幽州帅朱滔,共攻成德叛帅李维岳,败其兵于束鹿。孝忠引还军于义丰。五代周广顺初,置义丰军。二年,契丹寇定州,围义丰,败去。宋废军。太平兴国初,改曰蒲阴县,寻为祁州治。金元因之。明省州城。成化二十年以后,历代增修,周四里有奇,门四。安国城州东南六里。汉县治此,高帝封王陵为侯邑。北魏封王肃为安国侯,又魏主恭普泰元年,幽、营、安、平四州行台刘灵助叛,引兵南至博陵之安国城,即此。○唐河在州城南。自真定府定州流入境,又东入博野县界,滋、沙诸河皆自州境流合焉。
沙河州西南十五里。亦自定州流入境,东北流入博野县境,合于滋河。○滋河,在州西南三十里,自无极县东流入深泽县界,又东北流,径州境合于沙河,又东流会于唐河。○解渎亭在县东北。汉阳嘉初,封河间孝王子溯为解渎亭侯,溯子苌,苌子宏,即灵帝也。《元和志》:义丰县有故解渎亭。深泽县州南六十里。南至晋州四十里,西北至定州九十里,西至真定府无极县四十里。汉为南深泽县,高祖封功臣赵将夕为侯邑,即南深泽也,属涿郡。后汉属安平国。晋属博陵国。后魏曰深泽县,属博陵郡。北齐时废。隋开皇六年,复置,属定州。唐因之。景福二年,改属祁州。宋熙宁六年,省。元初,复置。元至元二年,省入束鹿县。明年,复置,仍属祁州。今城周四里有奇,编户十二里。
○南深泽城在县东南五十七里。《十道志》云:汉置深泽县,属中山国,今县治是也。又于滹沱河南置南深泽县,属涿郡,此城是也。后汉废深泽县,而南深泽如故。后魏改为深泽县。北齐废。,隋复置县于滹沱河北,即汉故深泽县治,而南深泽遂废。唐武德初,群贼魏刁儿作乱,据深泽,掠冀、定间,称魏帝。窦建德击灭之。
○滋河县西十八里。其源出山西蔚州之枚回岭,流经真定府境内,自无极县流入界。又县西二十五里,有神渚水,滹沱河、滋河之水冲啮所成,方广四百步,其深无际。又东北入祁州界,会于沙河。
○苦水村县东南十五里。相传光武尝经此,饮水而苦,因名。○西河店,亦在县东南,道出束鹿县。
束鹿县州南百二十里。东至深州二十五里,西至晋州七十里,东南至深州衡水县百里。汉[A11U]县地,属巨鹿郡。[A11U],颜师古曰:读若鹞。后汉曰鸟阝县。晋属赵国。后魏仍属巨鹿郡。北齐改曰安国县。隋开皇六年,改曰安定。十八年,改曰鹿城,属冀州。唐初,属廉州。贞观元年,改属深州。至德二年,又改为束鹿县。胡氏曰:天宝十五载,明皇以安禄山叛,改常山之鹿泉曰获鹿,饶阳之鹿城曰束鹿,以压之。是也。建中三年,李维岳以成德军叛,诏诸镇兵进讨。幽州帅朱滔拔束鹿,围深州。既而维岳引兵围束鹿,复为滔所败。宋初属真定府。淳化中,仍属深州。金因之。元初省。寻复置,属祁州。今城周五里有奇,编户十七里。
○[A11U]县城在县东北二十里。汉县治此。光武初,击破铜马贼于枭阝。是也。后魏仍为枭阝县,移于今县治。唐先天二年,分饶阳鹿城县地,置陆泽县,治古枭阝城,又徙深州治焉。朱滔拔束鹿,进围深州,即此城也。五代周移深州治下博县。宋雍熙四年,废陆泽县入束鹿、深州。《志》云:州东北五里有陆泽城。误。安定城县西七里。汉县,属巨鹿郡。宣帝封燕剌王子贤为侯邑。后汉省。《通志》云:在今冀州西南。恐误。又西梁城,在县南六十里,亦汉县,属信都国。宣帝封广川戴王子辟兵为侯邑。后汉省。
贳城在县西南。汉贳县,属巨鹿郡。贳,师古曰:式制反。高帝封越将合传胡害为贳侯,邑于此。后汉初,光武自堂阳击贳,降之。耿纯率其宗族宾客迎谒于贳。是也。县寻废。堂阳,见县。
晏城废县在县西。隋开皇十六年,分鹿城置晏城县。大业初废,隋末复置。唐武德五年,将军桑显和击刘黑闼于晏城,破之,即此。县寻废。
○束鹿岩在县北,外隘内广,可容千人。一名三丘古洞。
黄丘在县南。《地形志》:枭阝县有黄丘。晋永和七年,后赵石琨自信都救石祗于襄国,冉闵遣将孙威拒琨于黄丘,琨败却。或以为即此丘也。又县有青丘、牛丘、驰丘、灵丘,与黄丘共为五丘。
○滹沱河县南三十里。自晋州流经县境,又东历安平县,入深州界。《通典》县有衡漳水。今名衡水,一名苦水。自赵郡宁晋县流入境,盖即胡卢河之北溢者。
鸦儿河县南十里。亦自晋州流入境,复合于滹沱,又分流而东南出入深州界,《志》以为滹沱支流也。旧时春冬则涸,今淤。《志》云:鸦儿河旧自县南双丘社东北达博野县,合于滋河,九河之一也。
安州府东七十里。东南至河间府百二十里,西南至祁州百二十里,东北至顺天府涿州百四十里。
春秋时晋地。战国属赵。秦上谷郡地。汉为涿郡地。后汉因之。晋为高阳国地。后魏为高阳郡地。隋属瀛州。唐因之。五代亦属瀛州。宋淳化三年,置顺安军治唐兴寨。金天会七年,升为安州,后又置高阳军治葛城县,寻又移治渥城县。元初因之州还治葛城县。至元二年废。未几,复置安州,属保定路。明洪武七年,以州治葛城县省入,又降州为县。十四年,复为州编户二十二里,领县二。今仍曰安州。
州控临幽蓟,川泽回环。宋时为制御契丹之要地,边臣何承矩等规画详矣端拱二年,何承矩为沧州节度使,上言:臣自幼征行关南,熟知北边道路川原之势,若于顺安寨西开易河蒲口,导水东注于海,东西三百余里,南北百七十里,资其陂泽,筑堤潴水为屯田,可以遏敌骑之奔轶。俟期岁间,关南诸泊,悉皆壅固,即播为稻田。其缘边州军临塘水者,止留城守军士,不烦发兵广戍,收地利以实边,设险固以防塞,御边之要策也。其顺安军以西,抵西山百里许,无水田处,亦望选兵戍守。从之。于是雄、莫、霸州,平戎、破虏、顺安等军,兴堰六百里,置斗门,引淀水灌溉,水田稻熟,公私获利,而莞蒲蜃蛤之饶,民皆赖之。咸平三年,承矩知雄州,又言近者建设陂塘,绵亘沧海。昨契丹犯边,高阳一路,东负海,西抵顺安,士庶安居,即屯田之利也。今顺安西至西山,地虽数军、路才百里,纵有丘陵冈阜,亦多川渎泉源,因而广之,制为塘埭,自可息边患矣。《宋会要》:自何承矩议开置屯田,筑堤储水,为阻固,其后益增广之。凡并边诸河,若滹沱、葫卢、永济等河,皆汇于塘水。天圣以后,领于沿边屯司。或曰:以无用之塘,废可耕之田,不如勿广以息民。议者曰:河朔幅员二千里,地平衍无险阻,自边吴淀至泥姑海口,绵七州军,屈曲九百里,深不可以舟行,浅不可以徒涉,虽有劲兵,不能度也,孰谓无益?明道二年,成德守刘平奏:自边吴淀望赵旷川、长城口,乃契丹出入要害之地,东西不及百五十里。今契丹多事,我乘此以引水植稻为名,开方田,随田塍四面穿沟渠,纵一丈,深二丈,鳞次交错,两沟间屈曲为径路,才令通步兵,引曹、鲍、徐河、鸡距泉,分注沟中,地高则用水车汲引,灌溉甚便。敕行之。塘日益高。嘉五年,知雄州赵滋言:徐河筑堤,断水入塘,宜开水窦修石限以节之。八年,河北提刑张问视八州军塘,出土为堤,以蓄西山之水,则入夏河溢,而民田无患。诏施行之。《宋志》:河北自雄州东际海,多积水,戎人患之,未尝敢由是路。顺安军西至北平二百里,地平无阂,故多从此入寇。泥姑海口,即今直沽口。赵旷川、长城口,俱见安肃县。元王曰:安之为郡也,群山连属,西峙而北折,九水合流,南汇而东注,陂池薮泽,萦带左右。秋水引退,土脉沃衍,有禾、麻、、麦,亩收数钟之利。此宋人所以屯戍守御,筑堤浚塘,恃为边备者欤?
○葛城废县今州治。《括地志》:葛城,一名依城,亦曰西阿城。在瀛州高阳县西北,以徐、滋二水并过其西,又曲径其北,故曰阿齐。有东阿,此因曰西阿。《史记》:赵孝成王十九年,与燕会阿,又与燕易土。燕以葛城与赵,即此。金大定二十八年,始置葛城县,徙安州治焉。泰和八年,复移州治渥城县,以葛城为属县。元还治葛城。至元二年,州废,县亦废为葛城镇,寻复故。明省入州。州城,明初因旧址修筑。弘治及嘉靖初,增修。周五里有奇,门四。
唐兴城州东南二十里。唐武后如意元年,分高阳、河间县地置武昌县,属瀛州。长安四年,改属莫州,寻还隶瀛州。神龙初,改为唐兴县。景云二年,仍隶莫州。五代时废。宋太平兴国七年,高阳关镇将奏败契丹于唐兴口,因置唐兴寨。淳化三年,建顺安军,筑城置戍。金改置安州,又移治葛城县,此城遂废。
○易水在州城北。府境曹河、徐河、石桥河、一亩泉河、滋河、沙河、鸦儿河、唐河,与易水为九河,合流于此,统名为易水。至雄县南而为瓦济河。旧《志》云:瓦桥关当九河之末。是也。○丘家道口河,在州东南三十里,自高阳县马家河东流径此,下流入任丘县界之白羊淀。
徐河在州西。自清苑县流入境,又东合于易水。宋端拱二年,契丹入寇,诏大帅李继隆发镇定兵,并获粮运数千乘趋威虏。契丹将耶律休哥闻之,帅精骑邀诸途北面,巡简尹继伦适将兵巡徼,遇之,休哥不顾而南。继伦潜蹑其后,行数十里,至徐河,突入其军,休哥败遁。《宋史》作唐州徐河,误也。盖兴唐寨之徐河耳。或曰唐州当作保州。
淘河在州东。易水东出之别名也。宋咸平二年,诏边民越拒马河塞北市易,知雄州何承矩上言:缘边战棹司自淘河至泥姑海口,屈曲九百余里,此天险也。太宗置寨十六,铺百二十五,增设戍卒,部舟百艘往来巡警,大为要害,若听人马交渡,深非便宜。从之。或曰宋人以塘泊为边备,往往疏浚,以防淤淀,故沿边诸河,皆曰淘河。
边吴泊在州西南。亦曰边吴淀。九河合流,溢而为泊处也。城南旧有边吴塔。又有古堤,在州城北易水滨,东自边村而下接雄县,南自板桥而下接蠡县,皆以防九河之决溢。《宋志》:沿边塘泺,东起雄州,西至顺安军,合大莲花淀、洛阳淀、牛横淀、康地淀、畴淀、白羊淀为一水,衡广七十里,纵三十里,或四十五里,深一丈,或六七尺。今废。又《会要》云:边吴淀西望长城口尚百余里,皆山阜高莫阝,水不能至。契丹每言宋人安事塘泊,吾骑驰突得此路足矣。明道末,亦引塘水开方田,始有险可恃。
刘家淀州西二十里。石桥河、一亩泉河,自清苑县流入境,汇而为淀,北流入于易水。又州境旧有五门、幞头等港。宋庆历五年,屯田司葛怀敏奏:知顺安军刘宗言闭五门、幞头港,下赤大涡、柳林口漳河水,不使入塘。臣已复通之,令注白羊淀。盖南引漳水入塘之道也。今俱废。《志》云:州西北五里有牙家港,在易水旁。又朱家港在州西南十五里,与濡水相连,入白羊淀。
高阳县州南四十里。西南至蠡县六十里,东至河间府任丘县七十里,东南至晋州饶阳县百二十里。汉涿郡高阳县地。后汉属河间国。晋属高阳国。后魏为高阳郡治。隋郡废。开皇十六年,置蒲州于此。大业初,州废,县属河间郡。唐武德四年,复置蒲州。贞观初,州废,县属瀛州。宋初因之。至道三年,改属顺安军。熙宁六年,废为镇。十年,复故。金属安州。元因之。明洪武中,尝废,寻复置。今城周四里有奇,编户十四里。
○高阳城县东二十五里。战国时燕邑。《国策》:燕封宋荣蚠为高阳君。即此。汉为高阳县治。司马贞曰:高阳氏所兴也。应劭曰:在高河之阳,因名。晋太和五年,燕主自邺出奔高阳,为秦追兵所获。隋大业七年,伐高丽,敕河南、淮南、江南造戎车五万乘送高阳。十二年,贼帅赵万海自恒山寇高阳。唐宋以来,县皆治此。明洪武三年,河溢县圮,始迁今治。《高阳记》:故城,颛帝所筑,一名化龙城。今废。城亦名化龙村,盖传讹也。
安都城县西南三十八里。汉文帝四年,立齐悼惠王子志为安都侯,此即安都废邑。又县西有广信军新城。宋熙宁中,议移广信军于此,因筑此城。寻罢。
○马家河县东三里,滹沱河支流也。自晋州饶阳县铁灯竿口导流而北,经蠡县境,又东北至县南延福村,杨村河、土尾河俱流合焉。潴为马家河淀,复东北流入安州界,注于易水。○杨村河,即唐河下流,在县西。《志》云:自三岔口社接蠡县境,东经宋家桥,而汇于马家河淀。又土尾河,亦自蠡县及清苑县境流入界,至宋家桥,而合马家河淀。《邑志》:县西南有三叉口堤,延袤十五里,以防土尾河泛溢。
高河县东二十五里。自马家河淀分流,其别出者曰猪龙河,俱引而东,经高阳故城南,又东北经安州界,下流入白羊淀,合雄县之瓦济河。《志》云:高河旧流自县境东南入,至河间县界,下流注于滹沱,此非故流矣。今亦见河间县。○榆堤,在县东南,延袤二十余里,县当马家河诸水下流,藉堤以防决溢之害。又县东有娄堤,延袤五十里,以障猪龙河之水。
○高阳关在县东。《志》云在县之三叉口社。一名草桥关。五代周显德六年,收复三关,建为高阳关寨,即三关之一也。宋属顺安军,与瓦桥、益津互相联络,而高阳实为根本。控扼幽蓟,戍守特重。
新安县州东二十里。东至雄县四十里,北至容城县三十里,西北至安肃县五十里,东南至河间府任丘县七十里。本容城县地。金主泰和四年,析置渥城县。八年,移安州治焉。元至元二年,废州,改县为新安镇。九年,升为新安县,属保定路。明洪武七年,省入安州,寻复置。今城周九里,编户十一里。
○渥城故县即今县治。《水经注》容城东南有渥水,南流入易水,城盖以此名。五代晋时,尝戍守于此。或谓之浑渥城,又讹为浑泥城。金因置渥城县。元以金人移安州治此,故曰新安。○长城,在县西北,自县境入安肃县界,绵延断续,势如冈阜。或以为古大堤。盖即战国时燕、赵分界处。又三台城,在县西二十里,今亦见容城县,盖境相接也。《志》云:台傍有刘盆子寨,下有洞,长数里。盖亦传讹矣。
○长流河县西南五里。一名长沟河。其上流即易州之鲍河也,经安肃、容城县,流入县境。又东南流,至雄县,入于瓦济河。或以为即渥水旧流也。《志》云县南三里有梁头河,即长流河下流也。景泰中,疏河引流,自城西南隅过南门,至东门外三里,接梁头河末流,达于瓦济河。
温义河县西南八里。源有二,一出安肃县南二十五里之曹河,一出安肃县南四十里之徐河,俱东南流入县境。至县南,合流为温义河。又东南入于长流河。《志》云县南八里有三岔河、马家寨,迤西温义河分流也。上接温义,下达四殳,南通猪龙河,因名。○四殳河,在县东南十五里,即温义河支流也。经雄县南二十里月漾桥,入瓦济河。《志》云:元至正中,凿此河,分易水为四流,中央为殳,因名。
○易州府西北百二十里。东至顺天府涿州一百七十里,西北至山西蔚州二百二十里,北至保安州百二十里。
春秋战国时为燕地。秦置上谷郡。汉属涿郡。后汉因之。晋属范阳国。后魏亦属范阳郡。隋初曰昌黎郡,旋改易州。炀帝初,改曰上谷郡。唐复为易州开元十四年,置高阳军于郭内。天宝初,亦曰上谷郡。乾元初,复故。五代晋开运二年,没于契丹孙方简以易州叛,附于契丹。周显德六年,收复,仍曰易州。宋因之。端拱二年,复为契丹所陷,兼置高阳军。宣和中,得其地亦曰遂武郡。寻没于金,仍为易州,属中都路。元初属大都路。至元中,改属保定路。明初,仍曰易州,以州治易县省入编户三十八里,领县一。今仍为易州。
州控据西山,指顾燕代。东下则岐沟、督亢不可为固。西出则飞狐、雁门不足为险也。是故燕代有事,易州常为必争之地。于忠肃公曰:险有轻重,守亦有缓急。居庸、紫荆,并为畿辅噤喉。论者常先居庸,而后紫荆,不知寇窥居庸,其得入者什之三,寇窥紫荆,其得入者什之七。正如秦人守函谷,而不知武关不固,咸阳遂倾。蜀人守剑阁,而不知阴平已逾,成都先丧也。欲保京师,则紫荆不可不防;欲防紫荆,则易州不可不守正统十四年,增兵易州议。
○废易县今州治。本汉之故安县,属涿郡。文帝封申屠嘉为侯邑。后汉仍属涿郡。建安九年,袁谭败袁尚于中山,尚走故安,依袁熙。晋属范阳国,后魏属范阳郡。北齐县废。隋开皇十六年,改置易县,为易州治。唐以后因之。明初省。《城邑考》:州城,辽金时故址。明正统十四年,甓完固。隆庆二年,增修。有门二,城周九里有奇。
范阳城州东南六十里。秦县。《史记》:张耳、陈馀略地燕赵,蒯通说范阳先下。是也。汉仍曰范阳县,属涿郡。应劭曰:在范水之阳,因名。后汉初,世祖追击尤来等贼于北平,为贼所败,收散兵归保范阳。晋属范阳国,后魏属范阳郡。孝昌二年,为上谷贼杜洛周所残破。高齐因移置县于故城北十七里之伏图城,时谓之小范阳,旧城遂废。隋开皇初,改置遒县,属易州。《志》云:隋末遒县移置于故容城,距小范阳三十余里。今为容城县地。
武阳城州东南二十七里。《志》云故燕之下都也。《史记》:赵孝成王十九年,与燕易土,燕以武阳与赵。《水经注》:武阳,燕昭王所城。东西二十里,南北十七里。其东南又有小城,东西二里,南北一里,即故安县故城也。又《图经》云:州南有古燕国,广袤六十里,召公后皆都此,亦谓之古燕城。
五回城州西南百里。唐开元二十三年,州刺史卢晖奏分易县置城于五回山下,谓之五回县。明年,又迁于五公城,复析故地,置娄亭、板城二县。天宝后俱废。《志》云:娄亭城,在州西北四十里。五公城,见满城县。○长安城,在州西南。《志》云:汉宣帝时,幽州刺史李宣尚范阳公主,忆长安,筑此城以象之。《寰宇记》:城在州东南二十七里,俗名为斗城。
长城在州西南。《水经注》:易水东届关门城,西南即燕之长城门也。盖燕赵时故址。《寰宇记》:州西七里又有荆轲城,在荆轲山下。又南二里为樊馆山,相传樊於期授首处,俗名血山。又州东南十六里有高渐离城,渐离故居也。
○龙迹山州西南三十里。石上有龙迹。其西麓谷中有坑大如车轮,中有四穴,春则风出东,夏出南,秋出西,冬出北。孔颖达以为即燕之龙兑也。赵孝成王与燕易土,以龙兑与燕。汉六年,郦商从击臧荼,战于龙脱,先登陷陈,破荼军易下。盖即龙兑矣。
孔山州西南五十里。山有三孔,因名。宋嘉定十一年,蒙古将张柔帅兵南下,克雄、易、保安诸州。金将贾据孔山台,柔攻之不下。台无井泉,汲山下,柔先断其汲道,穷困,乃降。柔引兵次于满城。《志》云:山有黄伯阳洞,深里许,中有二水,东西相隔丈许,其南为月明洞,北为众军山。明成祖尝屯军于山上,与平安大战处也。
穷独山州西北三十里。一名马头山,濡水所出。《志》云:州北有洪崖山,高可万仞,隆冬积雪,经春不消。又燕丹山,在州西北百里,山色黑白斑驳,俗名驳牛山,高万仞。唐天宝中,改为燕丹山,亦曰燕王山。其相近者,为五公山。又西二十里,曰西五公山,旧设五公寨于此戍守。○万仞山,在州西九十里。《志》云:在紫荆关南数里,高峻壁立。又屏山,在关城北,夹河环翠,如屏障然。又对敌山,在关东北石港口,两山对峙,峰峦相匹。又九泉山,在关东白马湾口,上有八宝寨。《边防考》:关城四面山之得名者,凡数十计云。
五回山州西南百二十里,亦曰五回岭。其相接者,曰狼牙峪。又为五回道。《水经注》:代郡广昌县东南有大岭,世谓之广昌岭,高四十余里。二十里中,委折五回,方得达其上。其南层崖刺天,积石之处,壁立直上,有五回道,下望层山,如蚁垤然。唐武后圣历初,突厥默啜入寇赵、定诸州,自五回道引去。开元中,置五回县,盖以山名。宋嘉定六年,蒙古大败金兵于五回,遂拔涿、易二州。《方舆记》云:易州有武夫关,武水所出。盖即五回山之误也。俗又讹为五虎岭。今有五虎岭巡司。齐眉山州西南百里。明建文三年,平安自真定引兵救房昭于西水寨,与燕兵战于此,败绩。亦曰蛾眉山。又狼山,在州西南九十里,群峰耸踞,状如狼牙,上有天成寨、北楼院、大蛾眉及东、西二水寨。
白杨岭州西北四十里。岭多白杨树,俗讹为白羊,路通蔚州。其并峙者曰奇峰岭,有奇峰口,相传唐置娄亭县于此。口外乌龙、金水诸沟,冲要处也。今置奇峰口巡司于此。又西北十里,曰官座岭,四山环拱,一径而入,俨若官座。有官座岭巡司。又西五里,为官坐口,皆戍守处也。○黄土岭,在州西南九十里,路达山西广昌县,今置城设兵于此,防御要害。
紫荆岭州西八十里。峰峦环列,岭上有关,路通山西大同。《志》云:关东有柏梯、连泉、大寒、八寨、唐胡、退鱼、佛儿诸岭,关北有拒虏、耽迟、鞍头、箔儿、骆驼诸岭,关南又有接天岭,关西有薄儿岭,参差连接,真天设之险也。○石兽冈,在州西南六十里,冈有石如虎,亦曰石虎冈,雹水出于此。
○易水州南三十里。源出西山,东流经州境,入定兴县,合于拒马河。一名白沟河。《寰宇记》:州境易水有三,此为中易水。○女思谷水,在州西南五十里。《水经注》:源自县西南女思涧,东北流,注于易水,谓之三会口。
濡水在州北。源出穷独山,东南流,支分入城。又东四里许,渊而不流,曰圣女水。又东南流,入容城县界,或谓之北易水。《名胜记》:南、北二易水会于黑龙口,在容城、新安二县间,即古燕赵分界处。今濡水经容城县,而东与易水合。《记》误以中易水为南易水也。
雹水在州西南。源出石兽冈,亦名鲍。水经安肃县,入新安县界,为长流河。或谓之南易水。
雷溪在县西南。发源五回岭,即徐河上流也。滩石湍急,声闻若雷。《水经注》:徐水出广昌县东南大岭下,东北径五回岭。或云:雷溪水分流,西南入完县界,亦谓之濡水,即所云曲逆水也。
子庄溪州西南五十里,即紫荆关水也。自紫荆关流径州南,下流入白沟水。旧《志》谓之子庄溪。○源泉,在州西北八里,南流注于易水。又州东北二十里,有马跑泉,相传唐太宗征高丽驻跸于此,马跑泉出,因名。
○紫荆关在紫荆岭上。控扼西山之险,为燕京上游防戍最切。《志》云:关城,正统初改筑。十四年,始调重兵防秋。景泰二年,修浚城池,益兵守御。三年,并拨真武、神武二卫官军防守。弘治二年,增设近关城堡。自是以后,备御益密。余详见前重险紫荆。
西水寨在州西南百里万山中。建文三年,大同帅房昭入紫荆关,略保、定诸县,驻兵于此,欲据险为持久计,燕王击败之。○金坡镇,在州西五十里,去紫荆关城三十里,有巡司戍守。东峪口紫荆关东北三十里,戍守要地也。《志》云:东峪口西去官座岭口十里。○金水口,在关北八十里,其西有石塘、横岭等口。《志》云:关西北六十里,有乌龙沟口,接广昌县界,外口极冲也。盘石口紫荆关西十里,地名玉峰社。又西二十里为塔崖口,旧有塔崖马驿,今废。又西南有白石、葫等口,接广昌县界。○小龙门口,在紫荆关西南四十一里。又西南三十里为黄沙口。又二十五里,接完县之水峪口。金台州东南三十里。《图经》:台在易水东南十八里,燕昭王筑以事郭隗。《水经注》:固安县有金台陂,台在陂北十余步,高十余丈,土人呼为贤士台。一名招贤台,亦曰黄金台。晋咸康四年,石虎击段辽于令支,自将进屯金台。王隐《晋书》:时段匹进屯故安,燕太子丹金台是也。又慕容垂尝置戍守于此。《志》云:州东南十八里有王公台,亦燕昭王所筑,以养士处。
候台在州治西。相传周武王所筑,为日者占候之所。战国时,燕昭王建五楼于其上,更名五花台。辽主隆绪尝驻于此。《图经》:隋初于遂城县,移南营州居燕之候台,改曰易州,以州南易水为名也。
清风店在州西南。正统十四年,瓦剌乜先薄都城,败遁。伯颜帖木儿复奉上皇出紫荆关,石亨蹑战于清风店,大破之。一云店在州西五十里。○上陈驿,在紫荆关东十五里,旧与塔崖驿为二驿。今塔崖废,而上陈驿移置于关城内。涞水县州东四十里。东至涿州五十五里,东南至新城县六十里。汉涿郡遒县地,景帝封匈奴降王隆强为侯邑。后汉仍属涿郡。晋属范阳。后魏属范阳郡。后周省。隋开皇初,改范阳为遒县,更置范阳县于此。六年,改曰固安。八年,废。十年,复置永阳县。十八年,改为涞水,属易州。唐因之。今城周四里有奇,编户二十五里。
○遒县城在县北。汉置。《志》云:旧城在拒马河西北二里,俗名周城湾。后徙治县北一里之北庄,俱为易水所坏,乃移今治。魏收《志》云:遒县有南北二遒城。是也。○板城废县,《志》云在县北。汉高帝征匈奴时,经此所筑也。或曰:唐开元中,刺史卢晖奏置板城县,盖即此城云。
○亭山县北二里,以山形亭亭特峙而名。其北里许,曰云溪山。又武山在县西北九里,山下平坦,可以用武。或曰四山周围如剑戟,因名。○紫凉山,在县西北三十里,高百余丈。其并峙者,曰龙宫山,中有石洞,又有石井,泉流潜相灌注。又乐平山,亦在县西北三十里,高耸甲于群山。长堤山县西十里。高耸突峙,可以远眺。又西北有金山,一名金丝山,群峰并耸,其最高者曰朝阳岭,岭色如金。又墙山亦在县西北,峭削如壁。又西有水峪山,山半出泉。其相接者,曰遍竹山。○石龟山,在县北。山巅有石,状如龟,内有岩,可容千百人,下有龙湫。又山左一洞,深不可测,相传外狭内宽,有路可通广昌。又龙湾山,亦在县北,山麓有龙潭,兵乱时人多潜匿其中,俗呼铁裹寨。檀山在县西北。峰峦秀丽,中多檀木,与州西北界之白杨岭相连,濡水经其下。○白石岭,在县东。唐长庆元年,朱克融以卢龙叛,易州刺史柳公济败幽州兵于白石岭。
○涞水县东北三十里,县以此名。源出保安州之矾山,东南流入定兴县境,亦曰巨马河,流合白沟河。《水经注》:涞水源出代郡广昌县涞山,经遒县北,谓之巨马河,亦曰渠水。汉袁绍遣别将崔巨业攻固安,不下,退还。公孙瓒追击之于巨马水,死者六七千人。又晋刘琨守此,以拒石勒。《五代史》:梁开平四年,刘守光发兵屯涞水,欲侵易、定。又贞明三年,晋王存勖以契丹围逼幽州,使李嗣源救之,嗣源军于涞水,扼祁沟诸关,以俟贼势。是也。祁沟,今见顺天府涿州。遒阑河县西十里。发源乐平山,东流至定兴县界,合于拒马河。《志》云:河旁有长堤,自北山引而南,以防涨溢之患。○稻子沟,在县东十五里,即拒马河分流,至新城县西南注白沟河。
○石泉固在县西北。《水经注》:固在众山之内,平川之中,四周绝涧,阻水八丈有余,石高五丈,石上赤土又高一丈,四壁直立,广四十五步,路不容轨,仅通人马,谓之石泉固。《一统志》县西北有石泉城,即此也。马水口在县北。《志》云:口北至保安州百六十里。又西为康家沟、狼儿沟等口,皆戍守处也。《舆程志》:县北四十里,曰乾河口,旧有乾河口巡司。又黄庄巡司,万历十二年设,今废。又西北四十里,曰白马湾口,又西五十里,为马头崖口,南去易州城三十里。
附见:茂山卫在州治南,旧在府城内。景泰元年,移建于此。○真武卫,在紫荆关城内。又有神武卫,俱景泰三年调置紫荆关城内。
《禹贡》冀州地。战国时属赵。秦为上谷、巨鹿二郡地。汉为涿郡及中山国地,后汉因之。晋属范阳、高阳、博陵、中山等郡国。后魏亦为中山、范阳等郡地。隋属上谷、博陵、河间三郡。唐属易、定、瀛、莫等州。五代唐置奉化军。天成三年,升为泰州。宋建隆初,置保塞军。太平兴国六年,改为保州政和初,赐名清苑郡。金仍曰保州。天会七年,置顺天军,初属河北东路,后改属中都路。蒙古改州为顺天路。至元十二年,又改为保定路。明初为保定府,属北平布政司。永乐十八年,直隶京师。领州三,县十七。今仍曰保定府。
府重山西峙,群川东汇。宣府、大同为之屏障,倒马、紫荆为之阻隘。联络表里,翊卫京师,诚重地也。在昔河朔有难,保定恒先受之。自唐天宝之季,迄宋靖康之年,清苑左右,大抵皆战场矣宋置保塞军,为备边要地。时易州既没于契丹,军城以西,塘水差少,于是广植林木,以限寇骑奔冲。盖府境自西而北而东,虽多层峦列嶂,而步骑易于突入,自东而南,地尤坦平,滱、易诸川塘泺之利,皆在安州以东,故宋人保塞之备,比诸边为尤切。蒙古取幽燕日,劲卒捣居庸,北拊其背,大军出紫荆,南扼其吭。郡于两关,若左右臂。然东西互发,如风如雨,两路之兵,可使形格势禁,自为解也。明建文三年,燕王举南下,盛庸拒之于德州,檄大同守将房昭入紫荆,略保定州县。燕王在大名,闻之曰:保定股肱郡,脱有不虞,即北平危矣。遂旋师击却之。土木之变,于忠肃于保定、涞水诸城,皆增设重兵,京师得以保固。《边防考》:府居三关之中谓居庸、紫荆、倒马内三关也,形势适均,缓急可赖。国家特设重臣驻守,平时练将训兵,肃清畿甸。一旦有警,则禁旅不惊,折冲立奏。诚三辅之长城,两边之内险也谓宣、大两边。《边略》:今自居庸至倒马关南狼牙口,边墙有内外两重,皆与宣府、大同接界。而居庸属蓟镇,倒马属真定,其文武大臣,则俱驻保定,谓之真保镇。
清苑县附郭。本汉樊舆县地,属涿郡。后汉废。后魏太和中复置,改扶舆县。寻析置永宁县治此,属高阳郡。北齐以乐乡县省入,因改县曰乐乡。隋开皇十八年,又改曰清苑,属瀛州。唐初属蒲州。贞观初,属瀛州。景云三年,改属莫州。后唐置奉化军,寻为泰州治。宋改为保塞县,保州治焉。金大定十六年,复曰清苑县。元因之。今编户十四里。
○清苑废县在府东北七十里。后魏主宏太和初,分新城置清苑县治此,以境内有清苑河而名。高齐省入乐乡。隋因改乐乡为清苑。唐建中四年,李晟与易定兵围朱滔将郑景济于清苑,累月不下。朱滔自魏州北驰救,晟败保易州,即今县也。《城邑考》:郡城,金元时故址。明建文四年,燕将孟善修筑。弘治五年重修。隆庆中,复营治,始称完固。今城周十二里有奇。
樊舆城府东南三十里。汉置县于此,武帝封中山靖王子为侯邑。后汉废。魏收《志》:晋复置樊舆县,属高阳郡,兵乱复废。今《晋志》不载。或以为石赵所置。后魏太和中,改置扶舆县,仍属高阳郡。后齐省入永宁。又广望城,在府西南。汉县,属涿郡。武帝封中山靖王子忠为侯邑。亦后汉废。
乐乡城府南二十七里。本汉信都国属县。后汉省。后魏侨置于此,属高阳郡。魏收《志》:乐乡县,晋复置,魏因之。或以为亦石赵所置也。北齐省入永宁县。刘句曰:清苑县,本汉故乐乡县。《城冢记》:乐乡城在今府治西北,高齐天保七年省,寻自易州满城县界移永宁县理此。似皆误。故乐乡,今见深州。
清凉城府东南四十里。《水经注》云:汉之将梁也。武帝封中山靖王子朝平为侯邑,后讹曰清凉。《寰宇记》:后汉初,王梁驻军避暑于此,因城其地,目曰清凉。有塔在焉。○广养城,在府东九里。《城冢记》:城周五里,南有河薮,相传燕昭王筑此城以牧马。又高阳城,在府东南六十里。址周九里,相传古颛顼所筑。
壁阳城府西南二十里。或曰五代时营垒处也。石晋开运二年,符彦卿败契丹兵于壁阳,即此。又府西南四十五里,有白城。宋咸平六年,王继忠与契丹将耶律瓜奴战于康村,傍西山而北至白城,力不能支,被执。康村,见庆都县。又有积粮城,在府东,相传金人尝积粮于此。又府东南有废柏陵城,未知所始。
○朗山府西北五十里。一名狼山。《水经注》:徐水屈东北径郎山,又屈径其山南。山岭竞举,若竖鸟翅,立石崭岩,亦同剑杪。汉戾太子之子远遁斯山,因名。其东北为燕王仙台,相传燕昭王求仙处。其东为石虎冈,东汉中山简王焉之窆也。所遗石虎二,后人因以名冈。宋置狼山寨于山上。金末亦置寨于此。
松山府西北七十里,其山多松。又西北二十里,有百花屿,高数仞,广数十丈,中多花卉。宋时尝置戍于此。○清苑河府西二里。源出府西三十里鸡距泉,至此分流,绕城南北,经城东,合流入黄狗お,又东入安州界。一名沉水。《宋志》:缘边塘泺起安肃广信军南,至保州西北,蓄沉河为塘,横广三十里,纵十里,深至五尺,浅三尺,曰沉苑泊。又自保州西,合鸡距泉、尚泉,为稻田、方田,衡广十里,深五尺至三尺,曰西塘泊。今多湮废。
徐河府北十五里。出易州西五回岭,经满城县北,名大册河。出郎山下,东南流至府北,名徐河。又东入安州界,入于易水。《水经注》:徐水出北平,东径清苑县城东,而至高阳县。是也。唐武德五年,刘黑闼遣其弟十善等击唐幽州总管李艺于鼓城,既而战于徐河,十善等大败。宋太平兴国四年,契丹入寇,镇州都钤辖刘延翰帅众御之,先至徐河口。六年,八作使郝守开徐河、鸡距河,五十里入白河,以济关南之漕。咸平六年,知保州赵彬奏决鸡距泉,又分徐河水南注运渠,置水陆屯田。景德初,边臣阎承翰开漕渠,复堰徐河水入鸡距泉,以息挽舟之役。又于保州境内屯田凡百余顷。范成大曰:徐河在清苑北十里,绕流于保州威虏涧,宋每恃此以御契丹。金人谓之馈粮河。鼓城,今晋州也。
石桥河府南二十里。自满城县方顺河东流经此,入黄狗お。俗亦名梁头河,合于清苑河。又梁河,在府东三十里,自唐县唐河分流经此,又东入安州境,合于易水。○土尾河,在府东南九十里。源自蠡县唐河,分流经此,入高阳县界。《宋志》:缘边塘泺,东起顺安军西边吴淀,至保州,合齐女淀、劳淀为一水,横广三十余里,纵百五十里,深一丈三尺,或一丈。今二淀俱湮废。
一亩泉府西三十里。一名尚泉。其流与鸡距泉合,亦曰西塘泊。民多利之。○鸡距泉,亦在府西三十里。泉水喷流,状如鸡距,与一亩泉合流,由城外壕出为减水口。元张柔作新渠,凿西城以入水。水循市东行转北,别为东流,垂及东城,又折而西,双流交贯,由北水门而出,为一城之胜,即清苑河上流矣。○固城镇府北八十里。有龙泉井,其水常溢。洪武八年,置固城巡司于此,今废。○弘阳镇,在府西北。《志》云:唐初高开道复以蔚州叛,数侵易、定,尝置镇于此。又府境有统汉镇,盖金人所置。
张登店府南六十余里。道出庆都县,为往来津要,有巡司戍守。《志》云:司旧置于满城县方顺桥,嘉靖十三年始移于此。又解家庄,在县东南,道出河间。
三陵在城东,宋祖陵也。宋太祖世籍清苑,既即位,尊其四世祖曰僖祖,陵曰钦陵。曾祖曰顺祖,陵曰庆陵。祖敬曰翼祖,陵曰安陵。谓之三陵,皆置军护卫。
满城县府西北四十里。西南至完县五十里,北至易州百二十里。汉北平县地,属中山国。后魏主诩正光末,析置永乐县,又侨置乐浪郡治焉。北齐为昌黎郡治。隋初罢郡,以县属易州。唐仍为永乐县。天宝初,改为满城县。五代晋徙泰州治此。周广顺二年,泰州废,县属易州,寻又废入清苑县。金复析置满城县,属保州。蒙古初,张柔取满城,建帅府于此,寻移治清苑,以县属焉。今城周四里有奇,编户十一里。○满城故城在县北眺山下,旧县治此。唐长庆初,朱克融叛据卢龙,焚掠满城,及易州涞水、遂城。五代晋开运二年,契丹陷泰州,诸军寻攻拔之,进取满城及遂城,因以满城为泰州治。宋咸平四年,契丹入寇,自遂城进至满城而还。景德间,县废。金大定二十八年,改置县于塔院村,在今县西二里。明废为柴厂,寻移今治。《志》云:县西北五里鱼条山下有乐城,即后魏永乐县及乐浪郡治。五公城在县西。《河北记》:汉王谭之子兴,不从王莽之乱,与五子避难于此。光武封其五子为列侯,因名。唐开元中,易州刺史田琬以五回旧县东迁于五公城,即此城也。一名五大夫城。五回,见易州。
○眺山县东北三里。巍然特立,可以眺远,因名。山北有舞马、黄金二洞,容数百人。○陵山,县西南三里,山不甚高,相传古帝王陵墓,因名。元至正二年,改曰灵山。
黄土山县北十里。山顶平旷可居,石中有泉,昔人避兵于此,亦名黄土寨。又五里为玉山,山多白石如玉,所谓燕石次玉者也。下有玉山店。又北十里为环山,一名紫口山。山势环抱,状若列屏。○荆山,在县西北十五里,山势险阻。其西南有杨家陀寨,昔人据守处也。又西北有松山,上多松树,望之蔚然。
抱阳山县西南十里。山势南拱,谷内温和,有石洞七十二,大者容二三百人,小者容数十人。又有龙潭水,常不竭,在山上圣教寺中。《金志》:抱阳山,保州之名山也。
○徐河县北十里。自易州流经县界,下流入清苑县。
方顺河县南五十里。其上源即完县之祁水也。东流入县境,曰方顺河,亦曰顺水。又东入清苑县,为石桥河。《水经注》:光武追铜马五幡于北平,破之于顺水,乘胜追北,为其所败。短兵接,光武自投崖下,遇突骑王丰,下马授之,始仅免,退保范阳。即此水也。
○陉阳堡县南四十里。陉阳马驿,亦置于此。《志》云:县西南又有方顺堡,北有北铺店堡。嘉靖中,北寇内犯,因增筑城堡,守堡乡民又置墩台十二。亦设小堡,以便守望云。
安肃县府北六十里。东南至安州四十里,西北至易州九十里,北至定兴县七十里,西至满城县六十里。本易州遂城县地。五代唐置宥戎镇,周为梁门口寨。宋太平兴国六年,置静戎军,兼置静戎县隶焉。景德初,又改为安肃军,县亦曰安肃县。金天会七年,改置徐州,军号如故。废主亮天德二年,改为安肃州,亦曰徐郡军。元废县存州。明洪武六年,降州为县。《城邑考》县有二城。五代梁末,晋将李存审夹河筑二城。宋杨延朗复修之,以拒契丹,后南城圮。明景泰、隆庆中,相继增修,皆北城也。周四里有奇,编户十六里。
○遂城废县县西二十五里。战国时燕之武遂也。赵李牧伐燕,拔武遂、方城。又秦破赵将扈辄于武遂,斩首十万,即此。汉为北新城县,属中山国。后汉属涿郡。晋属高阳国。后魏曰新城县,属高阳郡。世谓之英雄城。魏主诩孝昌中,营州陷。永熙二年,置南营州于此,领昌黎、辽东、建德、营丘、乐浪五郡,皆侨郡也。北齐惟存昌黎一郡,领永乐、新昌二县。隋开皇初,废南营州。三年,并废昌黎郡。十八年,改置遂城县,属易州。唐因之。刘句曰:遂城即后魏所置新昌县也。五代时亦为遂城县。周复三关,此为沿边要地。宋开宝三年,契丹寇定州,田钦祚御之,战于满城。虏少却,乘胜至遂城。太平兴国六年,于梁门寨置静戎军,于遂城县置威虏军。时号铜梁门,铁遂城,言其险固也。咸平二年,契丹攻遂城,宋将杨延昭登陴固守。会天大寒,汲水灌城上,倏忽为冰,坚滑不可登,契丹引去。四年,契丹复入寇,大帅王显大败之于遂城。是时安肃、遂城最为虏冲。景德初,改为广信军。金主晟天会七年,改为遂州,寻又号为龙山郡。泰和四年,州废。贞二年,复故。元废县存州。明初,州废,以其地并入安肃县。《宋史》:广信军,在易州东南八十里,当五回狼山之要道,戍守特重。方城,见前固安县。
北新城废县县西南二十里。汉县盖治此。《汉志》云:燕南得涿郡之北新城。是也。《水经注》:新城在武遂南,即燕督亢地。晋隆安初,慕容宝弃中山,奔龙城,魏遣将长孙肥等追宝至范阳,不及,破其新城戍而还,即此。后魏末,侨置新昌县,以新城并入。
长城在县东北。俗以为秦将蒙恬所筑,误也。盖战国时,燕赵分界处。今有长城口。石晋开运三年,李守贞奏:大军至望都县,相次至长城,遇敌转斗,败之。即此长城。胡氏以为在固安县南。又长城旧址,亦谓之黑卢堤。宋太平兴国四年,契丹入寇,刘延翰御之于徐河,别将崔彦师潜军出黑卢堤,北缘长城口,衔枚蹑敌后。亦即此处矣。
桑丘城在县西南。《括地志》:桑丘城,俗名敬城。战国时燕之南界也。《史记》:田齐桓公午五年,袭燕,取桑丘。《魏世家》:武侯七年,齐伐燕,魏伐齐以救燕,至桑丘。又汉成帝封东平思王子顷为桑丘侯,盖邑于此。又徐城,在县南,相传周景王时,将军徐浚所筑。又敌城,在县东。相传战国时,赵将赵葱、颜聚与秦将王翦相持处。○釜山县西四十五里,以形似名。西接黑山,东临峭壁,中有谷甚宏敞。初入曰釜阳口,内为釜山村,泉甘土肥,物产鲜美。黄帝朝诸侯,合符釜山,或以为即此山也。围道山县西北四十五里。四面高爽,中为大谷,豁然平旷,道路围绕其内,因名。又西北五里,曰牟山,土阜无石,一望坦衍,土脉深厚,居人多占为田,谓之牟山村。
龙山县西五十里。俗名龙堂坡,以其盘绕深曲也。相近者为黑山,背阳面阴,土壤深黑,下有黑山村。后汉末,黑山贼张燕聚众数十万,纵横河北。《志》谓燕盖屯据于此。非也。燕本起于黎阳之黑山,此特名相类耳。又杨山,亦在县西,与龙山相接,俗传宋杨延昭藏兵于此,以御契丹。
○易水在县北。自定兴县流入境,又东入容城县界,即白沟河也。《水经注》:易水东流,屈径长城西,又东南流,过武遂县南,新城县北,俗谓是水为武遂津。晋咸康六年,慕容伐后赵,自蓟城进破武遂津。是也。津北对长城门,谓之汾门。《史记·赵世家》:孝成王十九年,赵以汾门与燕。即此。亦曰分门,又谓之梁门。《志》云:易水东分为梁门陂。五代周置梁门口寨以此。宋范成大《北使录》:自安肃军出北门十五里,至白沟河,又一百五里至涿州。
徐水县南四十里。与清苑县分界,上有徐桥。《志》云:县南二十五里有曹水,西北出曹河泽,东南流,经北新城南,入于徐水。○南昌水,在县西。《舆地记》:南昌水东流过梁门,去县西二十里,引为陂塘,以溉民田。鲍水在县西北。自易州流入境,又东南流,入容城县界。今城北有鲍河渡,即此水也。《宋会要》:咸平四年,知静戎军王能,请自姜女店东决鲍河水,北入阎台淀。又自静戎之东,引河北注三台小李村,其水溢入长城口而东,又壅使北流,东入于雄州。议者以阎台村地高,决河引水非便。议寝。五年,顺安军都监马济,请自静戎军,东引鲍河,开渠入顺安军。又自顺安军西引入威虏军,置水陆营田于渠侧,以达粮运,以隔敌骑。从之。《金志》遂城县有鲍河,下流合于易水。又县北有赵旷川,旧为戍守处。宋人所云赵旷川、长城口皆契丹出入要害。是也。○柳湾,在县北。《志》云:宋与契丹分界二十里。即此。俗名芦草湾,今湮。
○白塔店县北二十里。其地有白浮图,因名。道出定兴县。《志》云:县北十里有白沟驿,元置。明洪武六年,移于县治东。定兴县府北百二十里。西至易州六十里,北至涿州六十五里,东至新城县四十里。本范阳县地。金大定六年,始析范阳之黄村置定兴县,属涿州。元属易州。明洪武六年,改今属。城周五里有奇,编户二十一里。
○百楼城县西南二十里。相传唐太宗征辽还,驻军于此,营城以居军士。今为百楼村。○拒马河县西一里。亦谓之涞水。自涞水县流经此,与五里河、白沟河合入安肃县界。其合处有渡,曰河阳渡。《志》云:刘琨常守此,以拒石勒,因名。守处,盖在县境。
白沟河在县西。自易州流入县界,东合拒马河,即易水也。又五里河,在县西南十里,自易州白杨岭流入县界,东流入拒马河。
遒阑河县西北三十五里。自涞水县流入界,下流与易州之梁村水、白杨岭水、马跑泉水合流,而东入拒马河。一名沙河。宋雍熙三年,曹彬等败于岐沟,夜渡拒马河,南趋易州。方濒沙河而饭,闻契丹将耶律休哥追至,惊溃,死者过半,沙河为之不流。即此水也。○河阳镇县南十里。有巡司。又县治东南有宣化马驿。○固城镇,在县南四十里。《志》云宋与辽分界处,今与清苑县接境。新城县府东北百五十里。北至涿州六十里,东南至霸州百十里,东至顺天府固安县九十里。古督亢地也。汉宣帝封燕剌王子庆于新昌为侯国,属涿郡。后汉省。唐大历四年,分固安县地,置新昌县。太和六年,又析新昌地,置新城县,属涿州。后唐同光二年,契丹寇新城,即此。辽金亦曰新城县。元升为新泰州,寻复曰新城县。至元二年,改属雄州。明初因之。洪武六年,改今属。城周三里有奇,编户三十六里。
○新昌废县县东三十里。汉旧县,后废。唐复置,属涿州。李克用克幽燕,避父讳,省入新城县。《志》云:县有古城,或以为古燕城也。
○白沟河县南三十五里。自安肃容城县界流入境,亦曰拒马河。宋人与辽分界于此,亦曰界河。石晋开运二年,契丹入寇,晋兵败之于阳城,契丹逾白沟而去。盖自此逾河而北也。《邑志》县东南有王大本口堤,昔人筑此以防拒马河之泛溢。永乐十年,堤溃,寻复修塞。阳城见完县。
马村河县西北四十里。自涞水县流入境,东南流合于白沟河。《志》云:马村河本自拒马河分流,由涞水县东南境赤土社,经县之马村,因名。宋咸平五年,修堤塘,拥鲍河,开渠入顺安军及威虏军。诏莫州部署石普护静戎军,壁于马村,以张军势,即此。
南里河县东北二十里。《志》云琉璃河支流也,与顺天府良乡县接界。又县东三十里,为浑河,自顺天府固安县分流,合南里河,经雄县境,而入霸州界。
○三甲店县北三十五里,北至涿州之中道也。又高密店,在县西北三十五里。元至治中,尝游畋至此,亦名驻跸庄。○巨河镇,在县西南,旧有巡司,今废。又有汾水马驿,在县治东。
雄县府东北百二十里。西至安州六十里,东至霸州保定县八十里,南至河间府任丘县七十里,北至新城县六十五里。汉易县地,属涿郡。后汉属河间国。晋曰易城县。后魏复为易县,属高阳郡。北齐天保七年,省入郑县。唐武德五年,置归义县,兼置北义州治焉。贞观初,州县俱省。八年,复置归义县,属幽州。大历四年,改属涿州。五代晋初,没于契丹。周显德六年,收复,置雄州。宋太平兴国初,改县曰归信,而州如故。政和三年,赐郡名曰易阳。金仍曰雄州,又为永定军。元因之。明洪武初,省归信县入州。七年,改州为县。城周九里有奇,编户十七里。
○废易县在今县北三十五里。本燕故邑也。春秋鲁庄公时,燕桓侯徙于临易。即此。战国时,赵惠文王与燕、莫阝、易。莫阝与易相接也。汉因置易县。后汉建安十一年,曹操征乌桓,至易,留辎重,轻兵兼道而进。晋曰易城。唐曰归义。宝应二年,官军追史朝义,及于归义,朝义败走。宋太平兴国初,讳义改曰归信。宋白曰:唐归义县,本属涿州,周移县治瓦桥,宋改为归信县。而涿州所属之归义,乃在界河之北,仍治汉易县故城,属契丹境内。自是一县而两境分置,宋之雄州治归信,契丹之涿州领归义也。金人始以归义并入归信,仍为雄州治。明初县始废。又《括地志》曰:归义废县东南十五里,有故易城,乃汉易县治云。
易京城在县西南。《水经注》:易京城在易城西四五里,易水经其南。《尔雅》曰:绝高谓之京,并人力谓之丘。杜佑曰:归义县南十八里即易京城。后汉末,公孙瓒据幽州,有童谣云:燕南垂,赵北际,中央不合大如砺,惟有此间可避世。瓒以为易京地当之,遂徙镇易,为固堑十重,于堑里筑京,京皆高五六丈,为楼其上。中堑为京,特高十丈,自居焉。《后汉史》:瓒筑易京城,修营垒楼观临易河,通辽海,以铁为门,乃曰:兵法,百楼不攻。今吾诸营楼橹数十重,积谷三百万斛,足以待天下之变矣。及为袁绍所攻,瓒南界别营,或降或溃。绍军径至其门,为地道穿楼下,施木柱之,度足达半,便烧之,楼辄倾倒,稍至京中。瓒与子书云:袁氏之攻,状若鬼神,冲梯舞于楼上,鼓角鸣于地中。竟为绍所破。晋建兴四年,石勒以李回为高阳太守,回徙居易京。咸康四年,段辽袭后赵,幽州刺史李孟孟退保易京。其后石季龙击慕容隽,还至此,恶其险固而隳之。今旧址仅存。
亚谷城在县东。《城冢记》:汉景帝时,匈奴王卢它之降,封为亚谷侯。即此。又县西有杨关城,相传宋将杨延昭守关南时所筑。
○大雄山县治西南二里。高峙数十丈,峰顶平广。一名望山,以其标领群岫,为众望也。其左翼为小雄山,奇峰牙列,石罅甘泉出焉。五代周置雄州,盖因山为名。
○易水县南二十五里,自安州流入境。相传燕太子丹送荆轲于易水上,盖在此处。唐光化三年,朱全忠遣将张存敬寇易、定,幽州帅刘仁恭遣其子守光救定州,军于易水上,存敬袭败之。一名瓦济河。《志》云:易水至雄县南,东合白沟河,是为瓦济河。又东合清河,是为三岔口河。县西三里有黄湾河,则易水之支流也。
白沟河县北三十里,亦曰巨马河。自新城县流入境,即宋之界河也。宋宣和四年,童贯伐辽,至高阳关,遣种师道总东路兵趋白沟。既而师道次白沟,辽人击败其先锋杨可世于兰沟甸,师道退保雄州。未几,童贯复遣刘延庆等出雄州,度白沟以侵辽,至良乡为辽所败。明建文中,燕王与李景隆大战于白沟河,即此处也。宋《北使行程记》:雄州之北,界河之南,有白沟驿。雄河县南三里。自安州易水分流,径县界东流,仍合于易水。《宋会要》:沿边塘泺,东南起保定军,西北抵雄州,合百水淀、黑羊淀、小莲花淀为一水,衡广六十里,纵二十五里,或十里,其深八尺,或九尺,后废。今县南五里有闸河,相传宋杨延昭浚此运粮。又南十里为高阳河,自高阳县流入而名。又县东南五十里有清河,俱流合于易水。○瓦桥关在县南易水上。旧《志》:关在涿州南百二十里,莫州西三十里。唐大历九年,魏博帅田承嗣叛,发诸道兵讨之,卢龙留后朱滔军于瓦桥。成德帅李宝臣叛附承嗣,袭败滔。光化二年,幽州帅刘仁恭为汴将葛从周所破,自乾宁军退保瓦桥,既而汴将张存敬复攻仁恭,拔瀛、景、莫三州,下二十城,将自瓦桥趣幽州,道泞不得进,乃西攻易、定,取祁州。五代梁乾化二年,晋将周德威攻燕,遣裨将李存晖等攻瓦桥关,关及莫州皆降于晋。贞明三年,契丹据平州,晋王存勖自瓦桥运粮输蓟城,屡被契丹抄掠。后唐同光二年,契丹入寇至瓦桥,遣将屯戍。周显德六年,伐契丹,赵匡胤先至瓦桥关,契丹守将以城降,周主以其地控扼幽、蓟,建为雄州,割容城、归义二县隶焉。宋太平兴国五年,契丹主贤入寇,围瓦桥关官军,陈于水南。耶律休哥帅精骑渡水逆战,官军败绩,休哥追至莫州。宋白曰:瓦桥亦谓之瓦子济桥,在涿州南,易州东,东至益津关八十里,当九河之末,周世宗收复三关之一。沈括曰:瓦桥关素无关河为阻。仁宗时,六宅使何承矩守瓦桥,始议因陂泽之地,临水为塞。庆历中,内侍杨怀敏复踵为之。熙宁中,又开徐村、柳庄等泺,皆以徐、鲍、沙、唐等河,叫候、鸡距、五眼等泉为源,东合滹沱、易、白等水并大河,于是自保州西北沉远泺,东尽沧州泥姑海口,凡八百里,悉为渚涝。自是倚为藩篱。乾宁军,见青县芦台城。大姑寨在县东。今有大姑村。《宋志》:县境有双柳、红城、新垣、大涡、木场、张家、三桥等共八寨,皆五代周及宋时所置,为备御要地。金废。○驻驾台,在县东七里,高数丈,相传周世宗曾驻跸于此。《志》云:县城东南有城子台,平地特起,状若城垣。又县西北三十里,有凉马台,高数丈,相传燕赵分易水为界,筑二台以登陟而耀武云。
容城县府东北九十里。东南至雄县五十里,东北至新城县七十里,西至安肃县四十五里,西北至定兴县五十里,汉置容城县,属涿郡。景帝封匈奴降王徐卢于此。后汉省。晋复置容城县,属范阳国。后魏属范阳郡。北齐省。隋未改置遒县于此。唐初,属北义州。贞观初,属易州。圣历二年,契丹入寇,县固守得全,因改曰全忠。天宝初,复为容城县。五代晋入于契丹。宋初复置县于巨马河南,属雄州。金改属安肃州。元因之。明初,省入雄县。洪武十四年,复置,属保定府。今城周四里有奇,编户六里。
○容城故城在今县西北三十里,西距易州八十里。汉唐以来县盖治此。五代梁乾化初,燕刘守光侵易、定,攻容城,即此。石晋初,地入于辽,居民皆避居巨马河南,宋因置县以统之。《辽志》云:容城故城,本在雄州西南,辽侨置于涿州新城县界,仍属易州,盖以宋所置城为故城也。金初以北容城并入南容城。明景泰二年,相地筑城,复迁治于拒马河北,南去旧县十余里,即今县城也。○三台城,在县西南。《城冢记》:燕赵分易水为界,筑三台并置城于此。
○易水在县南。自安肃县流入境,复东北流,经新城县境,又东南入雄县界。亦曰白沟河,亦曰拒马河。《水经注》:易水径容城县南,又东渥水注之,其水上承二陂于容城县东南,谓之大小渥淀,南流注易水,谓之渥洞口。今渥水湮废久矣。《邑志》县自东而北有长堤,延袤五十里,以防白沟河涨溢。永乐十四年,溃决,寻修塞之。
濡水在县西。自易州流入境,亦曰北易水。《水经注》:濡水出故安县西北穷独山南谷,东流至容城县西北大利亭,又东南与易水合。《邑志》:县西南二十里有黑龙渡,易水与鲍河合流处。误以濡水为鲍水也。○雹水,在县南,即鲍水也。自安肃县流入境,又东南入新安县,为长流河。
唐县府西南百二十里。东南至祁州九十里,南至真定府定州六十里,西北至山西广昌县一百四十里。古唐邑。汉置唐县,属中山国。后汉及晋因之。后魏属中山郡。北齐省入安喜县。隋开皇十六年,复置唐县,属定州。唐因之。五代梁改为中山县。唐复故。晋又改为博陵县,汉复为唐县。宋仍属定州,金因之。元改属保定路。今城周四里有奇,编户二十二里。
○唐城即今县。相传尧为唐侯时,国于此。春秋时属北燕国,谓之阳邑。昭十二年,齐高偃帅师纳北燕伯于阳。《传》曰:纳北燕伯款于唐。是也。后为鲜虞邑。赵灭鲜虞,亦为唐邑。汉置唐县于此。晋太元九年,慕容垂将平规攻秦,幽州刺史王永屯于蓟南。故代将刘库仁遣其将公孙希救永,败规,进据唐城,即此城也。
中山城在县西北十三里峭岭上。《括地志》:中山故城,一名中人亭。春秋昭十二年,晋荀吴帅师侵鲜虞及中人。是也。《史记》:赵敬侯十一年,魏、韩、赵共灭晋,分其地,伐中山,战于中人。又赵孝成王元年,齐田单将赵师取燕中阳。孔颖达曰:即中人也。《载记》燕慕容垂都中山。王氏曰:在唐县之中山城。杜佑以为唐昌,误也。刘昭曰:中人亭在唐县西四十里。唐昌,见无极县。
左人城县西北四十里。《晋语》:赵襄子使新稚穆子攻翟,胜左人、中人。即此左人也。后魏孝昌三年,五原降户鲜于修礼等帅北镇流民反于左城。盖谓左人城。刘句曰:唐县旧治左人城。圣历初,移于今所。
王陵城在县西北三十里唐河东岸。相传汉高屯于白登,王陵将援兵屯此,因名。又有灌城,在县西四十里唐河西岸,与王陵城相对,旧传灌婴所筑。晋太和五年,秦苻坚灭燕,追慕容至灌城,即此城也。《寰宇记》县北五十里有贾复城。后汉初,贾复追击铜马五番贼,筑城于此。又有鸿郎城,在县北,相传尧子丹朱所居。○大茂山县西北百八十里,即恒岳也。北亘云、蔚,南连镇、定,为河东、河北之翰蔽。缘山有村,曰石门。《志》云:今有岳岭口巡司,在县西北百十里,即大茂山之东麓。余详见名山恒山。
唐山县北八里。一名唐岩,亦名尧山。又县东北十五里有孤山,四面平坦,不与他山相接。一名都山,亦名亘山,又谓之望都山。张晏曰:都山在望都县南,尧母庆都所居。尧山在其北。登尧山,望都山,故以望都为名,即此二山也。
灵源山县东北十五里。山溪环错,岩壑绝胜。又育山在县北十五里,与灵源相峙。○粟山,在县西北十五里,古有委粟关,盖置于山上。又东南三里,曰锣鼓山,崖壁峭险,古中山城盖在其上,其旁又有杨庄岭。
神和山县西北三十五里。旧名石河山,居民避兵于此得免,因改今名。其相接者,曰父子山、白合山、柏岩山,参差列峙,为县之险。○葛洪山,在县西北七十里,山宫观环列,岩壑颇胜。徐广曰:鸿上水出葛洪山,山与恒山相接,下有杨家峪。《志》云:县西北高尖峪,空闲窑诸处,旧尝产银,谓之银洞。明初尝采矿练银,力多利少,闭不复采。○唐河县西三十里。古呕夷水也,源出漳、源州界恒山谷中。自山西灵丘县东南流,经倒马关至县境,又东南流,经曲阳县入定州界,谓之滱水。至祁州与沙河合。《水经注》:唐水导源卢奴县西北,至唐城西北曷而为河,其水南入小沟,下注于滱水。似误。
○鸿上关县西北百十里。旧《志》作七十里。徐广曰:故关今名洪城,一名鸿山关。《水经注》:滱水东流,历鸿山关。是也。亦谓之唐关,与定州接界,盖即今之倒马关矣。《舆程记》:倒马关北十五里,为柳角安口。又北五十里,曰插箭岭,即山西广昌县界矣。
八渡关县西北五十里。关下有水,屈曲凡八渡,因以名关。《寰宇记》:汉所置关也,当山溪之险道。金时置军城镇。明初亦置军城镇巡司,为戍守要地。镇南即定州曲阳县也,今亦见曲阳县。又军城驿,在县西北九十里。洪武二年,置马驿于此,道出山西,以军城镇名。万历九年废。赤岸镇在县北。唐武德六年,高开道入寇,自易州而南,掠赤岸镇。《九域志》:镇在定州。《唐县志》云:县又有预备仓四。曰汀都,在县西八里。山羊,在县东北十里。高昌,在县东二十五里。留泉,在县南二十里。皆以村社为名。
周家堡县西北百十里,倒马关东路戍守处也。有周家镇巡司,又有中窑谷口,在倒马关西北五十里,亦为戍守要地。《舆程记》:周家堡口东至玉河安口十里,西至营沟口十五里,自周家堡西南至倒马关六十里。
庆都县府西南九十里。西至唐县三十里,东北至满城县七十里,南至定州六十里,西南至定州曲阳县七十里。汉望都县,属中山国。后汉及晋因之。后魏仍属中山郡,孝昌中改属北平郡。高齐废入北平。隋开皇六年又置,大业初又废。唐武德四年,复置望都县,属定州。宋因之。金改为庆都县。元改属真定路,寻又改属保定路。今城周四里有奇,编户八里。○望都故城县西北七里。本战国时赵邑。《史记》:秦始皇七年,将军骜死,以攻龙孤、庆都。《括地志》:定州恒阳县有白龙山,又有扶龙山,唐县东北有孤山,所谓龙孤也。庆都盖邑名。汉因置望都县于此。刘句曰:唐初分安喜、北平二县,置望都县,治安险故城。贞观八年,始移今治。五代梁龙德初,晋王存勖败契丹于新乐,契丹主阿保机自定州退保望都,晋王追败之,逐北至易州。是也。恒阳,今见定州曲阳县。安险,亦见定州。
柳宿城县东南四十五里。汉武元朔三年,封中山靖王子益为柳宿侯,邑于此,后废。今为六宿堡,音讹也。○恒岭县西二百里。《志》云:恒山在县西,与曲阳县接界。
○龙泉河在县西北。有龙泉,与县西南诸泉汇而为河,东流溉田三百余顷。《志》云:县北里许有黄、黑二泉,相去仅十余步,二色分明,与龙泉水合流,绕为城壕,隆冬不冰,相传中有温泉云。其下流亦南汇于唐河。
清水河县西南一里。流经县南,东流二里,合于龙泉河。又有灞龙河,在县西南五里,东北流七里,合于清水河。《志》云:县西三里有坚功泉,又西二里有西堤泉,又县西南有沈家泉、涌鱼泉,俱平地涌出,合于龙泉河,盖即龙泉之上源矣。
○马安关在县西。《晋·地道记》:望都县有马安关,或曰马溺关也。《中山记》:八渡、马溺是山曲要害之地,有马溺水出上曲阳县东北,东流合于滱水。《志》云:县附城有东南两关,隆庆初,增建。又有翟城马驿,在县治北。
康村在县东北。宋咸平六年,契丹寇定州之望都高阳关,将王继忠等赴救,至康村为敌所困,且战且行处也。今讹为狼村铺,道出满城县。又固店,在县西南,道出定州。博野县府南九十里。西南至祁州三十里,西至定州九十里,东南至晋州饶阳县七十里。汉蠡吾县地,属涿郡。后汉元嘉初,置博陵县。魏因之。晋改县曰博陆,为高阳国治。后魏改为博野县,属高阳郡。隋属瀛州。唐武德五年,置蠡吾州治此,八年州废。九年改置蠡州。贞观初,又废,县属瀛州。永泰中,改属深州。五代周属定州。宋雍熙四年,置宁边军。景德初,改永定军。天圣七年,又改永宁军。金改置宁州,亦曰博野郡。天德三年,又改为蠡州,治博野。元至元三年,省博野入蠡州。三十一年,复置博野县,属保定路。明洪武初,属祁州。六年,改今属。城周四里,编户二十一里。○陆成废县县南十六里。汉置陆成县,属中山国。武帝封中山靖王子贞为陆成侯,邑于此。后汉废入蠡吾县。旧《志》云:桓帝更置博陵县,盖治此。后魏博野县亦治焉,寻移今治。唐长庆初,横海帅杜叔良讨成德叛将王庭凑,大败于博野。石晋天福六年,成德帅安重荣以晋主臣契丹,耻之,遣骑掠幽州南境,军于博野。即今县也。
○唐河在县南。亦曰滱水。自祁州流经县界,又东入蠡县境。《志》云:唐河、沙河、滋河三水,俱自祁州流入县南,合为一川,谓之三岔口。东入蠡县,谓之杨村河。○博水,在县西北,自完县东南流,经县西。《寰宇记》云:博水入县境,合于滱水。又小店河,亦在县北。其西又有西庄河,俱合流达安州界,会于九河。
蟾河县东南二十五里。其西有龙塘河,流合蟾河,下流注于滹沱。
○白牛逻在县东南。昔时置戍巡警处也。北魏孝昌二年,元深蹑定州贼葛荣于交津。荣至白牛逻,掩深别将元融杀之,深遂还趋定州。交津,见晋州武强县。蠡县府南九十里。西至博野县十八里,南至晋州饶阳县七十里,东南至河间府九十里。汉置蠡吾县,属涿郡。后汉属中山国。晋属高阳国。后魏属高阳郡。北齐省入博野县。唐置蠡州。元至元初,州属真定路,废博野县。寻复置县,而移州治于此。明洪武八年,改州为县。城周八里有奇,编户二十七里。
○蠡吾城县东二里。汉县。后汉属中山,安帝封河间王开子翼为侯邑。其子志入继大统,是为桓帝,追尊蠡吾侯为孝崇皇,陵曰博陵,因析置博陵县,而蠡吾如故。
清梁城县西二十里。石赵所置城也。晋永和六年,慕容隽击后赵,至无终。赵将王午、邓恒弃蓟城,走保鲁口。隽自蓟进击之,军至清梁,邓恒将鹿勃早来袭,败去。魏收《志》蠡吾县有清凉城,即此。又南安城,在县南,亦石赵所置。晋永和七年,慕容隽遣慕容评攻王午于鲁口,至南安,斩午将郑生。是也。鲁口,见晋州饶阳县。
○杨村河县南三里,亦谓之唐河。《志》云:滋河、沙河、唐河之水,自祁州合流,经博野县而合为三岔口,入县界为杨村河,引而东。初自县东南流入河间府境,其后自兰家圈口北决,由玉田渚口入高阳县境。又有小陈河,源出庆都县界,经县东北流,入安州界。今湮。
土尾河在县东北。《志》云:唐河经县东南,分流为土尾河。又东北经清苑县及高阳县境,下流仍合于滋、沙诸河。
○石羊垒在县东。魏收《志》蠡吾县有石羊垒,盖昔人屯戍处。今堙。
完县府西七十里。西南至唐县四十里,东北至满城县五十里,北至易州百二十里。秦曲逆县地。汉为北平县地,属中山国。后汉及晋因之。后魏属中山郡。孝昌中,分置北平郡,治北平县。北齐郡废。隋属定州。唐初因之。万岁通天二年,契丹来攻不下,改为徇忠县。神龙初,复曰北平县。五代唐改为燕平县,寻复曰北平,属易州。石晋改属定州。宋因之,庆历四年,移置北平军于此,仍隶定州。金曰永平县,属中山府。贞二年,升为完州。元仍改为永平县,寻复曰完州。明洪武二年,改州为县。城周九里有奇,编户十八里。
○北平废县县东二十里。汉县治此,高祖封功臣张苍为侯邑。顺水经其地。光武击尤来、大枪诸贼于元氏,追至北平,战于顺水北,即此处也。唐长庆初,义武帅陈楚败卢龙叛将朱克融兵于望都及北平。五代时,县移今治。宋置北平寨于此。景德初,契丹寇威虏顺安军,进攻北平寨,总管田敏击走之。东侵保州,复败却。庆历二年,于北平寨置北平军。四年,即县治置军,以寨属焉。金废。
曲逆城在县东南二十里。《左传》:齐国夏伐晋,取逆。郦道元以为即曲逆也。后为赵邑。秦置县。汉七年,高祖击韩王信,自代还,过曲逆曰:壮哉县,吾行天下多矣,惟见洛阳与是耳。因封陈平为曲逆侯。十一年,陈反。将王黄军曲逆,高祖自将击之。张晏曰:濡水于城北,曲而西流,故曰曲逆。后为县,属中山国。后汉章帝巡北岳至此,丑其名,改曰蒲阴。晋亦属中山国。后魏属北平郡。北齐废入北平县。隋开皇六年,复置蒲阴县。大业初又废。
阳城县东南五十里。《续汉志》:中山蒲阴县有阳城。阳城在蒲阴东南三十里。晋隆安初,慕容宝闻拓跋攻信都,出屯深泽,遣慕容麟攻阳城,杀魏守兵。拓跋因还屯阳城,既而拓跋仪攻慕容德于邺,以军食不给,命仪去邺,徙屯巨鹿,积租阳城。石晋开运二年,契丹入寇,晋军与战于阳城,败去。《水经注》:博水出中山望都县,东径阳城,散为渚泽,世谓之阳城淀。宋景德元年,契丹犯保州,不克,进攻定州。宋兵拒之于唐河,契丹遂驻阳城淀,即此。夏屋城在县西北。《竹书纪年》:魏殷臣赵公孙裒伐燕,还取夏屋城曲逆者也。《水经注》:蒲水东北流,径夏屋故城,实中险绝。又东有贾复城,其城因河为壕,昔贾复从光武追铜马、五幡于北平所作,世俗音转讹为寡妇城。《一统志》:贾复城,在唐县北。又有尧城,在县南,相传唐尧所筑。
○林尖山县北二十里。峰巅高耸,远望皆见。又北二十里,曰柏山,平阔五百余步。周回居民甚众。昔时山多柏,因名。又北有峨山,巍峨高峻,俯视诸山,皆列其下。○白崖山,在县西北四十里,峰峦秀拔,四面多白石,因名。
马耳山县西三十里。高耸于云,有两峰并峙,状若马耳。《志》云:县境诸山,马耳为之冠。中有桃花洞及桃花泉。又大嵬山,在县西二十里,以山势嵬峨而名,五云泉水出焉。○伊祁山,亦在县西三十里,祁水出焉。伊祁,尧姓也。相传尧母所居,或以此为尧山。张晏曰:尧山与都山相去五十里,即此山云。《志》云:县西有坛山,高耸参天,其上平整,远望无际。又有油山,在县西南,屹然峭峙,石壁莹润,因名。
○祁水在县南。发源伊祁山,东流经县境,又东入满城县界,即方顺河之上源也。又五云水,出大嵬山。又县西二十里有流九水,三十里有店头水,出马耳诸山,流合五云水,共为一川,东南流合于博水。博水在县东南。《水经注》:博水出望都县东南,其流旋伏旋见,东南连三梁亭,疑即古芍梁。《竹书纪年》:燕人伐赵,围浊鹿。赵灵王及代人救浊鹿,败燕师于勺梁。今广昌岭东有山,俗名曰浊鹿,盖赵地也。博水径阳城县,散为泽渚,是为阳城淀下流,入博野县境,注于唐河。今源流多淤。
濡水在县西南。《水经注》:濡水出蒲阴县西枉渚,回湍率多曲复,亦谓之曲逆水。《志》云:今县北一里有曲逆水。,绕县东南,合于祁水。或以此即祁水之别源,非故濡水也。又有蒲水。《水经注》:蒲水出县西北蒲阳山,径蒲阴县北,下流合于濡水,又东入于博水。今故道多湮。○龙池,在县北四十里,旧有灌溉之利,今湮。
○安阳关在县西北。《晋·地道记》:蒲阴有安阳关,安阳都尉治焉。《水经注》:蒲水南径安阳亭,即安阳关也。
水谷寨在县西北。宋嘉定十三年,金人以蒙古侵掠,分命易水公靖安民戍守水谷、灌谷、东安等寨。或曰:其地皆近县境,今县西北有水谷等口。○鹰捕岭口,在县西北五十里,东北去水谷口二十里,又西南去五虎岭口二十里。又西十里曰银山口。《志》云:自水谷口至唐县之周家堡口,凡一十三关口。
白团卫村在故阳城南四十里。石晋开运二年,败契丹于阳城。师还至白团卫村,契丹复至,遂大战于此,契丹败却,晋兵逐北二十余里。契丹散卒至阳城东南水上,稍复布列,晋人前击,皆渡水遁去。晋师还保定州。旧史作白檀卫村。
附见:
大宁都司在府治西,明洪武二十年,建北平行都司于大宁。建文三年,燕王迁置于此。永乐初,又改为大宁都司,领营州、兴州等卫十一,宽河所一。卫、所散建于顺天、永平府境内。○保定左卫,在都司治西,永乐中建。又有中、前、后及右卫,俱置于府城内。
祁州府南百二十里。东至河间府百七十里,南至真定府晋州百里,西至真定府定州百二十里。
春秋时晋地,战国时赵地。秦属巨鹿郡。两汉属中山国。晋属博陵郡。后魏因之。隋属定州。大业初,属博陵郡。唐仍属定州。景福二年,始置祁州易定节度使王处存奏置,治无极县。五代因之。宋仍为祁州景德初,移治蒲阴县,赐郡名曰蒲阴。金属真定路。元改属保定路。明仍曰祁州,以州治蒲阴县省入编户一十四里,领县二。今仍曰祁州。
州川原平衍,水陆四通,右翼中山,左达瀛海,前临晋冀,背负幽燕。使防维不修,藩篱既决,震渔阳之鼙鼓,斗河北之戈矛,东西云扰,寇来无方。州之地势,固战场也。唐之末造,既已当其弊矣。联指臂之形,豫折冲之略,地无险易,备无缓急,近息滹沱之沸腾,远销太行之斥堠。司其任者,庶加之意哉!
○蒲阴废县今州治。汉安国县地,属中山国。后汉因之。晋属博陵郡。后魏因之。北齐废。隋开皇七年,改置义丰县,属定州。唐因之。《旧唐志》:义丰县,隋自皇阝城移于郑德堡,置今县,仍改名义丰。万岁通天二年,以拒契丹,改名立节。神龙中复曰义丰。皇阝当作渟。建中三年,张孝忠以易州兵,与幽州帅朱滔,共攻成德叛帅李维岳,败其兵于束鹿。孝忠引还军于义丰。五代周广顺初,置义丰军。二年,契丹寇定州,围义丰,败去。宋废军。太平兴国初,改曰蒲阴县,寻为祁州治。金元因之。明省州城。成化二十年以后,历代增修,周四里有奇,门四。安国城州东南六里。汉县治此,高帝封王陵为侯邑。北魏封王肃为安国侯,又魏主恭普泰元年,幽、营、安、平四州行台刘灵助叛,引兵南至博陵之安国城,即此。○唐河在州城南。自真定府定州流入境,又东入博野县界,滋、沙诸河皆自州境流合焉。
沙河州西南十五里。亦自定州流入境,东北流入博野县境,合于滋河。○滋河,在州西南三十里,自无极县东流入深泽县界,又东北流,径州境合于沙河,又东流会于唐河。○解渎亭在县东北。汉阳嘉初,封河间孝王子溯为解渎亭侯,溯子苌,苌子宏,即灵帝也。《元和志》:义丰县有故解渎亭。深泽县州南六十里。南至晋州四十里,西北至定州九十里,西至真定府无极县四十里。汉为南深泽县,高祖封功臣赵将夕为侯邑,即南深泽也,属涿郡。后汉属安平国。晋属博陵国。后魏曰深泽县,属博陵郡。北齐时废。隋开皇六年,复置,属定州。唐因之。景福二年,改属祁州。宋熙宁六年,省。元初,复置。元至元二年,省入束鹿县。明年,复置,仍属祁州。今城周四里有奇,编户十二里。
○南深泽城在县东南五十七里。《十道志》云:汉置深泽县,属中山国,今县治是也。又于滹沱河南置南深泽县,属涿郡,此城是也。后汉废深泽县,而南深泽如故。后魏改为深泽县。北齐废。,隋复置县于滹沱河北,即汉故深泽县治,而南深泽遂废。唐武德初,群贼魏刁儿作乱,据深泽,掠冀、定间,称魏帝。窦建德击灭之。
○滋河县西十八里。其源出山西蔚州之枚回岭,流经真定府境内,自无极县流入界。又县西二十五里,有神渚水,滹沱河、滋河之水冲啮所成,方广四百步,其深无际。又东北入祁州界,会于沙河。
○苦水村县东南十五里。相传光武尝经此,饮水而苦,因名。○西河店,亦在县东南,道出束鹿县。
束鹿县州南百二十里。东至深州二十五里,西至晋州七十里,东南至深州衡水县百里。汉[A11U]县地,属巨鹿郡。[A11U],颜师古曰:读若鹞。后汉曰鸟阝县。晋属赵国。后魏仍属巨鹿郡。北齐改曰安国县。隋开皇六年,改曰安定。十八年,改曰鹿城,属冀州。唐初,属廉州。贞观元年,改属深州。至德二年,又改为束鹿县。胡氏曰:天宝十五载,明皇以安禄山叛,改常山之鹿泉曰获鹿,饶阳之鹿城曰束鹿,以压之。是也。建中三年,李维岳以成德军叛,诏诸镇兵进讨。幽州帅朱滔拔束鹿,围深州。既而维岳引兵围束鹿,复为滔所败。宋初属真定府。淳化中,仍属深州。金因之。元初省。寻复置,属祁州。今城周五里有奇,编户十七里。
○[A11U]县城在县东北二十里。汉县治此。光武初,击破铜马贼于枭阝。是也。后魏仍为枭阝县,移于今县治。唐先天二年,分饶阳鹿城县地,置陆泽县,治古枭阝城,又徙深州治焉。朱滔拔束鹿,进围深州,即此城也。五代周移深州治下博县。宋雍熙四年,废陆泽县入束鹿、深州。《志》云:州东北五里有陆泽城。误。安定城县西七里。汉县,属巨鹿郡。宣帝封燕剌王子贤为侯邑。后汉省。《通志》云:在今冀州西南。恐误。又西梁城,在县南六十里,亦汉县,属信都国。宣帝封广川戴王子辟兵为侯邑。后汉省。
贳城在县西南。汉贳县,属巨鹿郡。贳,师古曰:式制反。高帝封越将合传胡害为贳侯,邑于此。后汉初,光武自堂阳击贳,降之。耿纯率其宗族宾客迎谒于贳。是也。县寻废。堂阳,见县。
晏城废县在县西。隋开皇十六年,分鹿城置晏城县。大业初废,隋末复置。唐武德五年,将军桑显和击刘黑闼于晏城,破之,即此。县寻废。
○束鹿岩在县北,外隘内广,可容千人。一名三丘古洞。
黄丘在县南。《地形志》:枭阝县有黄丘。晋永和七年,后赵石琨自信都救石祗于襄国,冉闵遣将孙威拒琨于黄丘,琨败却。或以为即此丘也。又县有青丘、牛丘、驰丘、灵丘,与黄丘共为五丘。
○滹沱河县南三十里。自晋州流经县境,又东历安平县,入深州界。《通典》县有衡漳水。今名衡水,一名苦水。自赵郡宁晋县流入境,盖即胡卢河之北溢者。
鸦儿河县南十里。亦自晋州流入境,复合于滹沱,又分流而东南出入深州界,《志》以为滹沱支流也。旧时春冬则涸,今淤。《志》云:鸦儿河旧自县南双丘社东北达博野县,合于滋河,九河之一也。
安州府东七十里。东南至河间府百二十里,西南至祁州百二十里,东北至顺天府涿州百四十里。
春秋时晋地。战国属赵。秦上谷郡地。汉为涿郡地。后汉因之。晋为高阳国地。后魏为高阳郡地。隋属瀛州。唐因之。五代亦属瀛州。宋淳化三年,置顺安军治唐兴寨。金天会七年,升为安州,后又置高阳军治葛城县,寻又移治渥城县。元初因之州还治葛城县。至元二年废。未几,复置安州,属保定路。明洪武七年,以州治葛城县省入,又降州为县。十四年,复为州编户二十二里,领县二。今仍曰安州。
州控临幽蓟,川泽回环。宋时为制御契丹之要地,边臣何承矩等规画详矣端拱二年,何承矩为沧州节度使,上言:臣自幼征行关南,熟知北边道路川原之势,若于顺安寨西开易河蒲口,导水东注于海,东西三百余里,南北百七十里,资其陂泽,筑堤潴水为屯田,可以遏敌骑之奔轶。俟期岁间,关南诸泊,悉皆壅固,即播为稻田。其缘边州军临塘水者,止留城守军士,不烦发兵广戍,收地利以实边,设险固以防塞,御边之要策也。其顺安军以西,抵西山百里许,无水田处,亦望选兵戍守。从之。于是雄、莫、霸州,平戎、破虏、顺安等军,兴堰六百里,置斗门,引淀水灌溉,水田稻熟,公私获利,而莞蒲蜃蛤之饶,民皆赖之。咸平三年,承矩知雄州,又言近者建设陂塘,绵亘沧海。昨契丹犯边,高阳一路,东负海,西抵顺安,士庶安居,即屯田之利也。今顺安西至西山,地虽数军、路才百里,纵有丘陵冈阜,亦多川渎泉源,因而广之,制为塘埭,自可息边患矣。《宋会要》:自何承矩议开置屯田,筑堤储水,为阻固,其后益增广之。凡并边诸河,若滹沱、葫卢、永济等河,皆汇于塘水。天圣以后,领于沿边屯司。或曰:以无用之塘,废可耕之田,不如勿广以息民。议者曰:河朔幅员二千里,地平衍无险阻,自边吴淀至泥姑海口,绵七州军,屈曲九百里,深不可以舟行,浅不可以徒涉,虽有劲兵,不能度也,孰谓无益?明道二年,成德守刘平奏:自边吴淀望赵旷川、长城口,乃契丹出入要害之地,东西不及百五十里。今契丹多事,我乘此以引水植稻为名,开方田,随田塍四面穿沟渠,纵一丈,深二丈,鳞次交错,两沟间屈曲为径路,才令通步兵,引曹、鲍、徐河、鸡距泉,分注沟中,地高则用水车汲引,灌溉甚便。敕行之。塘日益高。嘉五年,知雄州赵滋言:徐河筑堤,断水入塘,宜开水窦修石限以节之。八年,河北提刑张问视八州军塘,出土为堤,以蓄西山之水,则入夏河溢,而民田无患。诏施行之。《宋志》:河北自雄州东际海,多积水,戎人患之,未尝敢由是路。顺安军西至北平二百里,地平无阂,故多从此入寇。泥姑海口,即今直沽口。赵旷川、长城口,俱见安肃县。元王曰:安之为郡也,群山连属,西峙而北折,九水合流,南汇而东注,陂池薮泽,萦带左右。秋水引退,土脉沃衍,有禾、麻、、麦,亩收数钟之利。此宋人所以屯戍守御,筑堤浚塘,恃为边备者欤?
○葛城废县今州治。《括地志》:葛城,一名依城,亦曰西阿城。在瀛州高阳县西北,以徐、滋二水并过其西,又曲径其北,故曰阿齐。有东阿,此因曰西阿。《史记》:赵孝成王十九年,与燕会阿,又与燕易土。燕以葛城与赵,即此。金大定二十八年,始置葛城县,徙安州治焉。泰和八年,复移州治渥城县,以葛城为属县。元还治葛城。至元二年,州废,县亦废为葛城镇,寻复故。明省入州。州城,明初因旧址修筑。弘治及嘉靖初,增修。周五里有奇,门四。
唐兴城州东南二十里。唐武后如意元年,分高阳、河间县地置武昌县,属瀛州。长安四年,改属莫州,寻还隶瀛州。神龙初,改为唐兴县。景云二年,仍隶莫州。五代时废。宋太平兴国七年,高阳关镇将奏败契丹于唐兴口,因置唐兴寨。淳化三年,建顺安军,筑城置戍。金改置安州,又移治葛城县,此城遂废。
○易水在州城北。府境曹河、徐河、石桥河、一亩泉河、滋河、沙河、鸦儿河、唐河,与易水为九河,合流于此,统名为易水。至雄县南而为瓦济河。旧《志》云:瓦桥关当九河之末。是也。○丘家道口河,在州东南三十里,自高阳县马家河东流径此,下流入任丘县界之白羊淀。
徐河在州西。自清苑县流入境,又东合于易水。宋端拱二年,契丹入寇,诏大帅李继隆发镇定兵,并获粮运数千乘趋威虏。契丹将耶律休哥闻之,帅精骑邀诸途北面,巡简尹继伦适将兵巡徼,遇之,休哥不顾而南。继伦潜蹑其后,行数十里,至徐河,突入其军,休哥败遁。《宋史》作唐州徐河,误也。盖兴唐寨之徐河耳。或曰唐州当作保州。
淘河在州东。易水东出之别名也。宋咸平二年,诏边民越拒马河塞北市易,知雄州何承矩上言:缘边战棹司自淘河至泥姑海口,屈曲九百余里,此天险也。太宗置寨十六,铺百二十五,增设戍卒,部舟百艘往来巡警,大为要害,若听人马交渡,深非便宜。从之。或曰宋人以塘泊为边备,往往疏浚,以防淤淀,故沿边诸河,皆曰淘河。
边吴泊在州西南。亦曰边吴淀。九河合流,溢而为泊处也。城南旧有边吴塔。又有古堤,在州城北易水滨,东自边村而下接雄县,南自板桥而下接蠡县,皆以防九河之决溢。《宋志》:沿边塘泺,东起雄州,西至顺安军,合大莲花淀、洛阳淀、牛横淀、康地淀、畴淀、白羊淀为一水,衡广七十里,纵三十里,或四十五里,深一丈,或六七尺。今废。又《会要》云:边吴淀西望长城口尚百余里,皆山阜高莫阝,水不能至。契丹每言宋人安事塘泊,吾骑驰突得此路足矣。明道末,亦引塘水开方田,始有险可恃。
刘家淀州西二十里。石桥河、一亩泉河,自清苑县流入境,汇而为淀,北流入于易水。又州境旧有五门、幞头等港。宋庆历五年,屯田司葛怀敏奏:知顺安军刘宗言闭五门、幞头港,下赤大涡、柳林口漳河水,不使入塘。臣已复通之,令注白羊淀。盖南引漳水入塘之道也。今俱废。《志》云:州西北五里有牙家港,在易水旁。又朱家港在州西南十五里,与濡水相连,入白羊淀。
高阳县州南四十里。西南至蠡县六十里,东至河间府任丘县七十里,东南至晋州饶阳县百二十里。汉涿郡高阳县地。后汉属河间国。晋属高阳国。后魏为高阳郡治。隋郡废。开皇十六年,置蒲州于此。大业初,州废,县属河间郡。唐武德四年,复置蒲州。贞观初,州废,县属瀛州。宋初因之。至道三年,改属顺安军。熙宁六年,废为镇。十年,复故。金属安州。元因之。明洪武中,尝废,寻复置。今城周四里有奇,编户十四里。
○高阳城县东二十五里。战国时燕邑。《国策》:燕封宋荣蚠为高阳君。即此。汉为高阳县治。司马贞曰:高阳氏所兴也。应劭曰:在高河之阳,因名。晋太和五年,燕主自邺出奔高阳,为秦追兵所获。隋大业七年,伐高丽,敕河南、淮南、江南造戎车五万乘送高阳。十二年,贼帅赵万海自恒山寇高阳。唐宋以来,县皆治此。明洪武三年,河溢县圮,始迁今治。《高阳记》:故城,颛帝所筑,一名化龙城。今废。城亦名化龙村,盖传讹也。
安都城县西南三十八里。汉文帝四年,立齐悼惠王子志为安都侯,此即安都废邑。又县西有广信军新城。宋熙宁中,议移广信军于此,因筑此城。寻罢。
○马家河县东三里,滹沱河支流也。自晋州饶阳县铁灯竿口导流而北,经蠡县境,又东北至县南延福村,杨村河、土尾河俱流合焉。潴为马家河淀,复东北流入安州界,注于易水。○杨村河,即唐河下流,在县西。《志》云:自三岔口社接蠡县境,东经宋家桥,而汇于马家河淀。又土尾河,亦自蠡县及清苑县境流入界,至宋家桥,而合马家河淀。《邑志》:县西南有三叉口堤,延袤十五里,以防土尾河泛溢。
高河县东二十五里。自马家河淀分流,其别出者曰猪龙河,俱引而东,经高阳故城南,又东北经安州界,下流入白羊淀,合雄县之瓦济河。《志》云:高河旧流自县境东南入,至河间县界,下流注于滹沱,此非故流矣。今亦见河间县。○榆堤,在县东南,延袤二十余里,县当马家河诸水下流,藉堤以防决溢之害。又县东有娄堤,延袤五十里,以障猪龙河之水。
○高阳关在县东。《志》云在县之三叉口社。一名草桥关。五代周显德六年,收复三关,建为高阳关寨,即三关之一也。宋属顺安军,与瓦桥、益津互相联络,而高阳实为根本。控扼幽蓟,戍守特重。
新安县州东二十里。东至雄县四十里,北至容城县三十里,西北至安肃县五十里,东南至河间府任丘县七十里。本容城县地。金主泰和四年,析置渥城县。八年,移安州治焉。元至元二年,废州,改县为新安镇。九年,升为新安县,属保定路。明洪武七年,省入安州,寻复置。今城周九里,编户十一里。
○渥城故县即今县治。《水经注》容城东南有渥水,南流入易水,城盖以此名。五代晋时,尝戍守于此。或谓之浑渥城,又讹为浑泥城。金因置渥城县。元以金人移安州治此,故曰新安。○长城,在县西北,自县境入安肃县界,绵延断续,势如冈阜。或以为古大堤。盖即战国时燕、赵分界处。又三台城,在县西二十里,今亦见容城县,盖境相接也。《志》云:台傍有刘盆子寨,下有洞,长数里。盖亦传讹矣。
○长流河县西南五里。一名长沟河。其上流即易州之鲍河也,经安肃、容城县,流入县境。又东南流,至雄县,入于瓦济河。或以为即渥水旧流也。《志》云县南三里有梁头河,即长流河下流也。景泰中,疏河引流,自城西南隅过南门,至东门外三里,接梁头河末流,达于瓦济河。
温义河县西南八里。源有二,一出安肃县南二十五里之曹河,一出安肃县南四十里之徐河,俱东南流入县境。至县南,合流为温义河。又东南入于长流河。《志》云县南八里有三岔河、马家寨,迤西温义河分流也。上接温义,下达四殳,南通猪龙河,因名。○四殳河,在县东南十五里,即温义河支流也。经雄县南二十里月漾桥,入瓦济河。《志》云:元至正中,凿此河,分易水为四流,中央为殳,因名。
○易州府西北百二十里。东至顺天府涿州一百七十里,西北至山西蔚州二百二十里,北至保安州百二十里。
春秋战国时为燕地。秦置上谷郡。汉属涿郡。后汉因之。晋属范阳国。后魏亦属范阳郡。隋初曰昌黎郡,旋改易州。炀帝初,改曰上谷郡。唐复为易州开元十四年,置高阳军于郭内。天宝初,亦曰上谷郡。乾元初,复故。五代晋开运二年,没于契丹孙方简以易州叛,附于契丹。周显德六年,收复,仍曰易州。宋因之。端拱二年,复为契丹所陷,兼置高阳军。宣和中,得其地亦曰遂武郡。寻没于金,仍为易州,属中都路。元初属大都路。至元中,改属保定路。明初,仍曰易州,以州治易县省入编户三十八里,领县一。今仍为易州。
州控据西山,指顾燕代。东下则岐沟、督亢不可为固。西出则飞狐、雁门不足为险也。是故燕代有事,易州常为必争之地。于忠肃公曰:险有轻重,守亦有缓急。居庸、紫荆,并为畿辅噤喉。论者常先居庸,而后紫荆,不知寇窥居庸,其得入者什之三,寇窥紫荆,其得入者什之七。正如秦人守函谷,而不知武关不固,咸阳遂倾。蜀人守剑阁,而不知阴平已逾,成都先丧也。欲保京师,则紫荆不可不防;欲防紫荆,则易州不可不守正统十四年,增兵易州议。
○废易县今州治。本汉之故安县,属涿郡。文帝封申屠嘉为侯邑。后汉仍属涿郡。建安九年,袁谭败袁尚于中山,尚走故安,依袁熙。晋属范阳国,后魏属范阳郡。北齐县废。隋开皇十六年,改置易县,为易州治。唐以后因之。明初省。《城邑考》:州城,辽金时故址。明正统十四年,甓完固。隆庆二年,增修。有门二,城周九里有奇。
范阳城州东南六十里。秦县。《史记》:张耳、陈馀略地燕赵,蒯通说范阳先下。是也。汉仍曰范阳县,属涿郡。应劭曰:在范水之阳,因名。后汉初,世祖追击尤来等贼于北平,为贼所败,收散兵归保范阳。晋属范阳国,后魏属范阳郡。孝昌二年,为上谷贼杜洛周所残破。高齐因移置县于故城北十七里之伏图城,时谓之小范阳,旧城遂废。隋开皇初,改置遒县,属易州。《志》云:隋末遒县移置于故容城,距小范阳三十余里。今为容城县地。
武阳城州东南二十七里。《志》云故燕之下都也。《史记》:赵孝成王十九年,与燕易土,燕以武阳与赵。《水经注》:武阳,燕昭王所城。东西二十里,南北十七里。其东南又有小城,东西二里,南北一里,即故安县故城也。又《图经》云:州南有古燕国,广袤六十里,召公后皆都此,亦谓之古燕城。
五回城州西南百里。唐开元二十三年,州刺史卢晖奏分易县置城于五回山下,谓之五回县。明年,又迁于五公城,复析故地,置娄亭、板城二县。天宝后俱废。《志》云:娄亭城,在州西北四十里。五公城,见满城县。○长安城,在州西南。《志》云:汉宣帝时,幽州刺史李宣尚范阳公主,忆长安,筑此城以象之。《寰宇记》:城在州东南二十七里,俗名为斗城。
长城在州西南。《水经注》:易水东届关门城,西南即燕之长城门也。盖燕赵时故址。《寰宇记》:州西七里又有荆轲城,在荆轲山下。又南二里为樊馆山,相传樊於期授首处,俗名血山。又州东南十六里有高渐离城,渐离故居也。
○龙迹山州西南三十里。石上有龙迹。其西麓谷中有坑大如车轮,中有四穴,春则风出东,夏出南,秋出西,冬出北。孔颖达以为即燕之龙兑也。赵孝成王与燕易土,以龙兑与燕。汉六年,郦商从击臧荼,战于龙脱,先登陷陈,破荼军易下。盖即龙兑矣。
孔山州西南五十里。山有三孔,因名。宋嘉定十一年,蒙古将张柔帅兵南下,克雄、易、保安诸州。金将贾据孔山台,柔攻之不下。台无井泉,汲山下,柔先断其汲道,穷困,乃降。柔引兵次于满城。《志》云:山有黄伯阳洞,深里许,中有二水,东西相隔丈许,其南为月明洞,北为众军山。明成祖尝屯军于山上,与平安大战处也。
穷独山州西北三十里。一名马头山,濡水所出。《志》云:州北有洪崖山,高可万仞,隆冬积雪,经春不消。又燕丹山,在州西北百里,山色黑白斑驳,俗名驳牛山,高万仞。唐天宝中,改为燕丹山,亦曰燕王山。其相近者,为五公山。又西二十里,曰西五公山,旧设五公寨于此戍守。○万仞山,在州西九十里。《志》云:在紫荆关南数里,高峻壁立。又屏山,在关城北,夹河环翠,如屏障然。又对敌山,在关东北石港口,两山对峙,峰峦相匹。又九泉山,在关东白马湾口,上有八宝寨。《边防考》:关城四面山之得名者,凡数十计云。
五回山州西南百二十里,亦曰五回岭。其相接者,曰狼牙峪。又为五回道。《水经注》:代郡广昌县东南有大岭,世谓之广昌岭,高四十余里。二十里中,委折五回,方得达其上。其南层崖刺天,积石之处,壁立直上,有五回道,下望层山,如蚁垤然。唐武后圣历初,突厥默啜入寇赵、定诸州,自五回道引去。开元中,置五回县,盖以山名。宋嘉定六年,蒙古大败金兵于五回,遂拔涿、易二州。《方舆记》云:易州有武夫关,武水所出。盖即五回山之误也。俗又讹为五虎岭。今有五虎岭巡司。齐眉山州西南百里。明建文三年,平安自真定引兵救房昭于西水寨,与燕兵战于此,败绩。亦曰蛾眉山。又狼山,在州西南九十里,群峰耸踞,状如狼牙,上有天成寨、北楼院、大蛾眉及东、西二水寨。
白杨岭州西北四十里。岭多白杨树,俗讹为白羊,路通蔚州。其并峙者曰奇峰岭,有奇峰口,相传唐置娄亭县于此。口外乌龙、金水诸沟,冲要处也。今置奇峰口巡司于此。又西北十里,曰官座岭,四山环拱,一径而入,俨若官座。有官座岭巡司。又西五里,为官坐口,皆戍守处也。○黄土岭,在州西南九十里,路达山西广昌县,今置城设兵于此,防御要害。
紫荆岭州西八十里。峰峦环列,岭上有关,路通山西大同。《志》云:关东有柏梯、连泉、大寒、八寨、唐胡、退鱼、佛儿诸岭,关北有拒虏、耽迟、鞍头、箔儿、骆驼诸岭,关南又有接天岭,关西有薄儿岭,参差连接,真天设之险也。○石兽冈,在州西南六十里,冈有石如虎,亦曰石虎冈,雹水出于此。
○易水州南三十里。源出西山,东流经州境,入定兴县,合于拒马河。一名白沟河。《寰宇记》:州境易水有三,此为中易水。○女思谷水,在州西南五十里。《水经注》:源自县西南女思涧,东北流,注于易水,谓之三会口。
濡水在州北。源出穷独山,东南流,支分入城。又东四里许,渊而不流,曰圣女水。又东南流,入容城县界,或谓之北易水。《名胜记》:南、北二易水会于黑龙口,在容城、新安二县间,即古燕赵分界处。今濡水经容城县,而东与易水合。《记》误以中易水为南易水也。
雹水在州西南。源出石兽冈,亦名鲍。水经安肃县,入新安县界,为长流河。或谓之南易水。
雷溪在县西南。发源五回岭,即徐河上流也。滩石湍急,声闻若雷。《水经注》:徐水出广昌县东南大岭下,东北径五回岭。或云:雷溪水分流,西南入完县界,亦谓之濡水,即所云曲逆水也。
子庄溪州西南五十里,即紫荆关水也。自紫荆关流径州南,下流入白沟水。旧《志》谓之子庄溪。○源泉,在州西北八里,南流注于易水。又州东北二十里,有马跑泉,相传唐太宗征高丽驻跸于此,马跑泉出,因名。
○紫荆关在紫荆岭上。控扼西山之险,为燕京上游防戍最切。《志》云:关城,正统初改筑。十四年,始调重兵防秋。景泰二年,修浚城池,益兵守御。三年,并拨真武、神武二卫官军防守。弘治二年,增设近关城堡。自是以后,备御益密。余详见前重险紫荆。
西水寨在州西南百里万山中。建文三年,大同帅房昭入紫荆关,略保、定诸县,驻兵于此,欲据险为持久计,燕王击败之。○金坡镇,在州西五十里,去紫荆关城三十里,有巡司戍守。东峪口紫荆关东北三十里,戍守要地也。《志》云:东峪口西去官座岭口十里。○金水口,在关北八十里,其西有石塘、横岭等口。《志》云:关西北六十里,有乌龙沟口,接广昌县界,外口极冲也。盘石口紫荆关西十里,地名玉峰社。又西二十里为塔崖口,旧有塔崖马驿,今废。又西南有白石、葫等口,接广昌县界。○小龙门口,在紫荆关西南四十一里。又西南三十里为黄沙口。又二十五里,接完县之水峪口。金台州东南三十里。《图经》:台在易水东南十八里,燕昭王筑以事郭隗。《水经注》:固安县有金台陂,台在陂北十余步,高十余丈,土人呼为贤士台。一名招贤台,亦曰黄金台。晋咸康四年,石虎击段辽于令支,自将进屯金台。王隐《晋书》:时段匹进屯故安,燕太子丹金台是也。又慕容垂尝置戍守于此。《志》云:州东南十八里有王公台,亦燕昭王所筑,以养士处。
候台在州治西。相传周武王所筑,为日者占候之所。战国时,燕昭王建五楼于其上,更名五花台。辽主隆绪尝驻于此。《图经》:隋初于遂城县,移南营州居燕之候台,改曰易州,以州南易水为名也。
清风店在州西南。正统十四年,瓦剌乜先薄都城,败遁。伯颜帖木儿复奉上皇出紫荆关,石亨蹑战于清风店,大破之。一云店在州西五十里。○上陈驿,在紫荆关东十五里,旧与塔崖驿为二驿。今塔崖废,而上陈驿移置于关城内。涞水县州东四十里。东至涿州五十五里,东南至新城县六十里。汉涿郡遒县地,景帝封匈奴降王隆强为侯邑。后汉仍属涿郡。晋属范阳。后魏属范阳郡。后周省。隋开皇初,改范阳为遒县,更置范阳县于此。六年,改曰固安。八年,废。十年,复置永阳县。十八年,改为涞水,属易州。唐因之。今城周四里有奇,编户二十五里。
○遒县城在县北。汉置。《志》云:旧城在拒马河西北二里,俗名周城湾。后徙治县北一里之北庄,俱为易水所坏,乃移今治。魏收《志》云:遒县有南北二遒城。是也。○板城废县,《志》云在县北。汉高帝征匈奴时,经此所筑也。或曰:唐开元中,刺史卢晖奏置板城县,盖即此城云。
○亭山县北二里,以山形亭亭特峙而名。其北里许,曰云溪山。又武山在县西北九里,山下平坦,可以用武。或曰四山周围如剑戟,因名。○紫凉山,在县西北三十里,高百余丈。其并峙者,曰龙宫山,中有石洞,又有石井,泉流潜相灌注。又乐平山,亦在县西北三十里,高耸甲于群山。长堤山县西十里。高耸突峙,可以远眺。又西北有金山,一名金丝山,群峰并耸,其最高者曰朝阳岭,岭色如金。又墙山亦在县西北,峭削如壁。又西有水峪山,山半出泉。其相接者,曰遍竹山。○石龟山,在县北。山巅有石,状如龟,内有岩,可容千百人,下有龙湫。又山左一洞,深不可测,相传外狭内宽,有路可通广昌。又龙湾山,亦在县北,山麓有龙潭,兵乱时人多潜匿其中,俗呼铁裹寨。檀山在县西北。峰峦秀丽,中多檀木,与州西北界之白杨岭相连,濡水经其下。○白石岭,在县东。唐长庆元年,朱克融以卢龙叛,易州刺史柳公济败幽州兵于白石岭。
○涞水县东北三十里,县以此名。源出保安州之矾山,东南流入定兴县境,亦曰巨马河,流合白沟河。《水经注》:涞水源出代郡广昌县涞山,经遒县北,谓之巨马河,亦曰渠水。汉袁绍遣别将崔巨业攻固安,不下,退还。公孙瓒追击之于巨马水,死者六七千人。又晋刘琨守此,以拒石勒。《五代史》:梁开平四年,刘守光发兵屯涞水,欲侵易、定。又贞明三年,晋王存勖以契丹围逼幽州,使李嗣源救之,嗣源军于涞水,扼祁沟诸关,以俟贼势。是也。祁沟,今见顺天府涿州。遒阑河县西十里。发源乐平山,东流至定兴县界,合于拒马河。《志》云:河旁有长堤,自北山引而南,以防涨溢之患。○稻子沟,在县东十五里,即拒马河分流,至新城县西南注白沟河。
○石泉固在县西北。《水经注》:固在众山之内,平川之中,四周绝涧,阻水八丈有余,石高五丈,石上赤土又高一丈,四壁直立,广四十五步,路不容轨,仅通人马,谓之石泉固。《一统志》县西北有石泉城,即此也。马水口在县北。《志》云:口北至保安州百六十里。又西为康家沟、狼儿沟等口,皆戍守处也。《舆程志》:县北四十里,曰乾河口,旧有乾河口巡司。又黄庄巡司,万历十二年设,今废。又西北四十里,曰白马湾口,又西五十里,为马头崖口,南去易州城三十里。
附见:茂山卫在州治南,旧在府城内。景泰元年,移建于此。○真武卫,在紫荆关城内。又有神武卫,俱景泰三年调置紫荆关城内。